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胰系统生态与健康 [复制链接]

1#

胰系统生态与健康

胰系统是人体物质能量供给系统,负责为人体提供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做初步探索,供大家参考。

一、生命结构

脏为胰脏,由胰腺和唾液腺组成。腑为胃,窍为口腔,系为食管,体为肌肉组织。体液为消化液,八脏循环为消化液循环,经络循环包括胰腺经和胃经,精微物质包括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胃蛋白酶原、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二、系统定位

八卦为艮卦,五行属土,天干为戊,天体为天王星(天王星在天气非常晴朗的夜晚可以看到,人体胰腺是不能直接投影在体腔上的器官。),颜色为橙色,神为意,情志为恐(极度担心事件发生,高处不胜寒。),行为为止。

三、系统功能

胰系统五行属土,古代哲学认为土生万物,但胰系统并不能合成细胞,也不能制造生命。其原因就是八卦为艮卦,是阳土,性质干燥,不足以育化万物,所以胰系统负责消化食物,把营养物质送入细胞,是辅助功能。胰系统在传统中医理论称为脾,有运化功能,这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医学又另有一个脾脏,是贴附在胃壁上的器官,这是翻译造成的错误,根源在于对脾统血认识不足。

《黄帝内经》没有直接表述“脾统血”,《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指出中焦脾胃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可以理解为“脾生血”,而不是“脾统血”。《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温五脏。”是指脾有包裹血液的功能,现代医学发现血管平滑肌具有约束血液的功能。脾统血的相关论述首见于明代《薛氏医案》“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于脾。”可以认为脾统血含有脾生血之义,故此清代医家武之望在《济阴纲目。论心脾为经血主统》中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类证治裁》亦云:“诸血皆统于脾”。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烛。诸血源流》中全面阐述了血的生化运行与五脏的关系:“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一身,以入于脉。”指出血液的化生运行与与五脏有关,但以脾化血为基础,脾化血充足,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肺有所宣,肾精得养,五脏安定。所以,脾统血是指胰系统运化食物、生化血液、约束血液的功能,而没有另外一个脾脏来统摄血液,翻译错误让很多人浮想联翩产生很多歧义。这里就不多讲。

胰系统一方面把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吸收进入体内,另一方面通过胰岛素把营养物质送入细胞。这两方面的作用起到桥梁作用的是心系统,是心系统协助胰系统完成把营养物质送入细胞。

四、系统生态

1时间周期

日周期,每天上午7:00~11:00时是胰系统活跃的时间,所以上午7:00时是最理想的吃早餐时间。年周期,夏末秋初这一段时间是胰系统负担最重的季节,这阶段气温高、湿度大,微生物繁殖非常活跃,气温又开始转凉,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感染疾病。

2空间分布

从口腔开始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形成消化道,是消化食物代谢垃圾的通道。这其中从口腔到小肠这一阶段负责消化吸收食物,所以中医理论有“脾主升清”的论断。蛋白质消化依靠胰系统完成,蛋白质在体内以肌肉的形式存在为主,所以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肌肉是形成人体外观形态的主体,对应艮为山的哲学原理。

3精微物质

精微物质包括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胃蛋白酶原、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另外还有碳酸氢钠、胃酸等物质。这些精微物质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负责消化食物,包括各种酶类、胃酸等精微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化学作用把食物转化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吸收进入体内。

另一部分是以胰岛素为主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送入细胞。胰岛素是唯一把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送入细胞的激素,这里讲以胰岛素为主是要考虑细胞的需要和营养素的运输过程。细胞需要营养素,但是不能过多,这就需要控制血糖的供给,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可以增加细胞周围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浓度,从而让胰岛素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转运到细胞。胰腺通过分泌胰激肽松弛血管,可以让血管更多的运输营养物质,还有一些平衡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激素。这些激素共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满足细胞对营养物质需要。

4系统代谢

胰系统的代谢非常复杂,首先是把固体有形的食物通过口腔咀嚼研磨和初步分解,这一阶段以物理消化为主。然后把食物送入胃内,通过胃蠕动研磨作用和在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大分子蛋白质初步加工分解,并形成食糜,这一阶段是以蛋白质初步为主,是消化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开始。之后把食糜送入小肠,胰腺开始分泌胰消化酶、胆囊分泌胆汁、小肠液分泌小肠酶,进入全面消化和吸收阶段,完成胰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中医认为“脾主升清”就是这一段生理功能。

吸收进入体内的营养物质经过肝脏初加工、心血管的运输,被输送到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这时候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在葡萄糖耐量因子的协助下把营养物质送入细胞,这就完成营养物质从食物变成营养物质,以及进入细胞的整个过程。

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蛋白质消化吸收是在胰系统胃和胰腺协同作用下完成的,蛋白质在人体是否能够满足需要就决定于胰系统的功能,包括营养物质的消化和运输,也就是中医的“脾主运化”,蛋白质合成肌肉以后的作用就更多,尤其是血管平滑肌保护血管,维持血管弹性,在中医称为“脾统血”,血管出血是很危险的疾病。人们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肌肉的运动,一个人没有劲,体能不足,都是胰系统功能下降的表现。

5相关系统

胰系统与脑系统通气:胰系统消化食物的多少由脑系统的食欲中枢调控的分成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两种。人们吃得多本质上应该责之于脑。

胰系统与肝系统通气:胰系统消化脂肪需要肝系统的帮助,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被送入肝脏进行初加工、解毒、储存,然后才通过心系统输送到全身加以利用。

胰系统与肾系统天干化合:胰系统消化食物的功能需要水的帮助,没有水就无法完成消化功能,肾系统代谢之水是通过胰系统饮食喝水进入体内的。

胰系统与肺系统交感:胰系统和肺系统共同完成人体物质供给,各种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氧化进行分解的,是两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在中医成两个系统的脏为太阴腑为阳明,就是认识到两个系统的共同点。

胰系统与胎系统阴阳作用:胎系统孕育生命,胰系统则负责营养物质供给。胎系统内分泌功能与血糖调节有密切关系。

五、主要疾病

胰腺疾病主要是糖尿病,涉及到脑系统、胎系统、肝系统、心系统等多系统,被称为是全身性疾病,显著标志是血糖调节能力下降。胰腺炎则是非常危险的疾病,需要认真做好预防。

上消化道疾病主要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下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结肠炎、便秘,以及痔疮等肛周疾患。

消化道癌症也是胰系统主要疾病,近些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六、康养措施

维护肝脏生态环境,确保肝细胞正常代谢。分成时间、空间、物质、载体、能量、信息六个方面。

1时间周期:饮食规律,人们常说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早晨7:00开始胃经活跃,胃的消化能力最强,是最佳吃饭时间,而此时吃进胃内的食物经过4个小时排空,9:00开始则是胰腺经活跃,到11:00时刚好四个小时,与胰系统消化吸收功能最强相吻合,也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规律,这个时间对蛋白质消化能力非常强,适宜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午12:00以前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这阶段吃饭是为了利用下午1:00~3:00这段时间小肠的吸收功能,由于时间比较短,以补充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晚上吃少就是晚上尽量减少吃东西,可以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利用晚上这一阶段时间大肠乳酸菌的酵解功能。

2空间效应:胰系统发挥生理功能的空间在肠道,从口腔开始直肠整个消化道都属于胰系统工作空间,是人体形成的人工环境,口腔、胃、胰腺、胆囊向消化道分泌消化液,到大肠开始完成消化功能的消化液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在大肠浓缩粪便过程中乳酸菌开始活跃,把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进行生物酵解,再一次产生酸环境,矿物质被再次吸收,酵解产生的有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营养物质也被大肠吸收进入体内。

人体是一个等离子体,健康人体自身带有12伏特的电压,但是很多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人群电压达不到12伏特,细胞代谢活动较弱,为了激活休眠状态的细胞,补充电量,让人体处于12伏特的电场之下,同样可以激活人体细胞,让细胞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载体:水和油是各种消化酶等精微物质的载体。人们都知道各种营养物质是溶解在水里的,但不全是,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溶解在脂类物质中,通过人体对脂类物质的吸收,被动进入体内。所以在限制高油高盐食物的同时也要兼顾脂溶性营养物质吸收所必须的脂类营养物质。

4物质:胰系统负责营养物质供给,本身也依赖物质能量供应。所以,首要解决的是胰腺和胃的功能,能够有效分泌消化液,之后才是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中医称为健脾养胃。

5能量:消化道疾病往往迁延难愈,其原因主要是肠道人工环境温度偏低,容易受寒,所以细胞恢复速度慢,再加上食物物理化学刺激造成的。通过电磁波振荡辐射升高消化道温度,对加速恢复消化道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6信息:天王星直接影响胰腺消化功能,太阳和土星也能够影响消化功能,这是来自太阳系的信息。夏末秋初天气也是影响胰腺功能的季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