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化和吸收是初中生物重难点之一,我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专科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2/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

(一)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对血液中的葡萄糖具有一定贮存功能的器官是( C )

A.大脑

B.心脏

C.肝脏

D.胰腺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B )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二)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三点提示及实验过程)。

3.把馒头放在口腔中咀嚼,细细品尝,能尝出甜味,这种甜味的物质是(C)

A、淀粉

B、唾液

C、麦芽糖

D、葡萄糖

4.在一次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小组按照下表的设计方案,认真仔细地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号和②号试管中都变蓝了,这与实验的预测不相符。为此,该小组对实验设计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如果要开展后续实验,首先要考虑的是(A)

A.适当减少馒头碎屑量

B.改变水浴的温度

C.是否进行搅拌

D.滴加碘液量的多少

5、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D)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变蓝,②不变蓝

D.该实验可以得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

7.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8.某人吃西瓜时把西瓜种子也吞进了肚里,这粒种子将在其体内经历的旅程是(A)

A.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解析: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9.食物中的淀粉可在人体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A)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0.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主要影响的是下列哪一种营养物质(B)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11.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B)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2.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B)

A.大肠

B.小肠

C.胃

D.口腔

13.下列消化液中,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B)

A.唾液和胃液

B.肠液和胰液

C.胆汁和胰液

D.胃液和肠液

14.小肠绒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B)

A.减缓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

B.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C.可以起到清扫消化道的作用

D.可以通过摆动促进食物快速通过小肠

15.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程度,其中表达错误的一条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如图中甲、乙、丙曲线分别表示三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消化道的d段表示小肠

B.蛋白质主要在消化道的c段被消化

C.乙曲线表示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D.丙曲线表示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17.下面哪类药物不适于口服(B)

A.维生素C

B.胰岛素(一种蛋白质)

C.氨基酸

D.钙片

18.食物通过吞咽动作经食道到胃,能在胃中初步分解的成分是(C)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D.麦芽糖

解析: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19.给狗喂食米饭和炸肉,一段时间后,从胃的幽门(胃下端)处引流出部分食糜,其中所含有的物质有(A)

①淀粉②麦芽糖③葡萄糖④脂肪⑤甘油⑥脂肪酸⑦蛋白质⑧多肽(蛋白质初步分解物)⑨氨基酸⑩水分

A.①②④⑦⑧⑩

B.③⑤⑥⑧⑨⑩

C.②③④⑦⑧⑨

D.②③④⑧⑨⑩

20.右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21.“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说明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那么牛奶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下列哪种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B
  )

A.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甘油和脂肪酸

22.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2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B)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解析: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不符合题意;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符合题意;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不符合题意;D、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不符合题意。

25.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中错误的是(C)

A.水分从土壤中进入植物体再散失出去的过程是:土壤→根毛→根部导管→茎部导管→叶脉中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某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选后顺序是:淀粉,脂肪,蛋白质

D.胚胎发育的过程:

26.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本年度的主题是“师生健康,中国健康”。满足学生六类营养物质的摄人量,是确保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人体摄人的脂类物质的初始消化位置是在(C)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7.下列消化道的各部分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是(D)

A.口腔

B.大肠

C.胃

D.小肠

28.下列有关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A.制作胶囊时使用蛋白质做原料,最大的好处是既增加了营养又不伤胃

B.胰腺分泌的胰液具有消化作用,胰脏上的胰岛能产生胰岛素

C.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蛋白质只能在小肠被分解,营养价值高,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9.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C)

A.小肠长约5-6米

B.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30.小肠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A )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31.下列四组物质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

A.水、糖类、蛋白质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糖类、脂肪、维生素

32.下列物质中,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有哪些(D)①蛋白质②麦芽糖

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淀粉⑥脂肪⑦水分⑧葡萄糖⑨甘油⑩脂肪酸

A、①⑤⑥

B、②③⑦⑧⑨

C、①③④⑦⑨⑩

D、③④⑦⑧⑨⑩

33.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

小肠绒毛图略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环形皱壁,葡萄糖、无机盐

D.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34.人体内主要吸收营养的器官是(C)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35.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C)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36.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37.对于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以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A)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38.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⑥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9.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的是牙齿和舌的作用

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消化食物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D.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可直接被胃壁吸收

4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肠液和胰液有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能直接吸收脂肪

C.胃液能消化脂肪

D.脂肪是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

41.右图是人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肝脏,它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能够乳化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____,食物中的____________在该器官开始被消化。

(3)③表示胰,它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酶。

(4)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41.(1)胆汁脂肪(2)胃蛋白质(3)糖类、蛋白质和脂肪(4)小肠消化和吸收

42.下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_____;图中曲线丙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三种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道C中含的消化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A口腔脂肪(2)C小肠胃蛋白质

43.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1号试管和_______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试管和__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2、3、4和5号试管都变蓝,你认为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3.(1)2(2)3不搅拌(3)温度是否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4)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馒头碎屑的量有点多、搅拌不够充分、试管在温水中浸泡的时间不够长等

44.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Ⅱ: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实验过程如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2)变蓝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形成对照(4)重复以上实验

解析:(1)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了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就属于物理性消化,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就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该组实验中,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里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形成对照。(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重复以上实验。

45.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同学们用浆糊(成分为淀粉)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流程: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号试管作用是____________。

(2)D中2号试管的淀粉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碘液后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蓝。

(3)若将C中烧杯的水换为0℃,再重复D过程,则2号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蓝。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1)唾液(唾液淀粉酶)与2号试管形成对照(2)麦芽糖不变

(3)变适宜的温度

4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对实验中的试管要置于37℃温水中一定时间产生了疑问,于是取了等量的三小份馒头碎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预测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

46.(1)适宜的温度(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3)变蓝色(4)B

解析:(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在37℃温水中,淀粉完全被分解了,在0℃和80℃水中,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2)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搅拌,模仿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假如①号试管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并滴加碘液,淀粉未完全被分解,预测该实验现象是变蓝色。(4)比较①、②和③支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的时间被消化;如果狼吞虎咽,则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随食物一起进入胃中,影响食物的消化,增加了胃肠的负担,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