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考生物学基础03224复习资料2 [复制链接]

1#

自考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考生可以在各省份的网址中进行打印准考证书,到指定地点进行考试。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自考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2)。

自考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2)

细胞周期: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一个完整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膜包被的细胞核,系内细长的双联DNA、蛋白质及少量RNA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

渗透作用:水的简单扩散即为渗透作用。

细胞骨架: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立体网络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同时在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化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主动运输:逆化学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都需要膜蛋白的参与,且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消耗一定的化学能。

Na+-K+泵:是一种Na+-K+ATP酶,化学本质是镶嵌在细胞膜中具有ATP酶活性的主要转运Na+、K+的蛋白质。

有丝分裂:一个涉及细胞核及其染色体分裂的复杂过程,使得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减数分裂:由二倍体细胞形成单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需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减半,伴随着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称为减数分裂。

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镶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流体。

问题1:物质的跨膜运输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主要差别是什么?

1、被动运输可分为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1)简单扩散(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小或脂溶性较强的物质)不需能量,且顺化学浓度梯度。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顺化学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不消耗能量,需要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协助。

2、主动运输:逆化学浓度梯度,需要膜蛋白参与,消耗一定的化学能量(ATP)。

问题2:列举出你所知道的三种细胞器和他们各自的功能。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修饰(糖基侧链的修饰)、加工与分选;细胞的分泌活动;大分子的运输;合成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与植物分裂时的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分解,消化细胞碎渣和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对细胞营养、免疫防御、清除有害物质、应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能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完全独立的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互相不影响。

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是联系着的,就是伴性遗传。

DNA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是以亲代的一条D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因此,细胞中DNA的复制被称为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DNA复制时,在引物后再仍按5′到3′方向使游离的核苷酸加到新的3′端,这是的DNA的复制和延伸是不连续的,而是分段进行的,没合成的一小段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反密码子:tRNA局部为双链,在3′、5′端相反一端的环上具有由3个核苷酸,组成了反密码子。

内含子: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片段

外显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片段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NA通过转录生成mRNA,mRNA再通过翻译生成蛋白质,从而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基因组: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某一个特定物种内部全部DNA分子的总和。

问题1简述真核细胞mRNA的特点。

1半衰期短;

2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

3AUG作为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被称为SD序列的保守区,16SrRNA3’-端反向互补而使mRNA与核糖体结合。

4真核细胞mRNA5端具有帽子结构。

问题2简述乳糖操纵子调控机制。

当大肠杆菌培养基中缺少乳糖时,操纵子前端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的阻遏蛋白便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使乳糖操纵子处于关闭状态,不能转录生成编码β-半乳糖苷酶,和其他两种酶的mRNA。

乳糖存在时,乳糖分子首先转变成异乳糖,作为诱导物可与阻遏蛋白相结合,改变其结构,不能再与操纵基因相结合。这时,操纵基因开启,RNA聚合酶结合在启动子上,沿着操纵子移向结构基因,转录三种酶的结构基因,形成相应的mRNA。mRNA进一步翻译,合成大肠杆菌利用乳糖的三种酶蛋白。

细胞质中有了β-半乳糖苷酶后,便催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被分解后,又造成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关闭。

问题3试述三种主要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生物功能。

mRNA: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在细胞核中转录了DNA上的遗传信息,再进入细胞核,最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tRNA:起识别密码子和携带相应氨基酸的作用。

rRNA: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的复合体是核糖体。

问题4是谁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说明其特点。

Watson和Crick确定了DNA双分子螺旋模型。

结构特点:

自考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6)

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共同盘绕形成双螺旋,戊糖-磷酸-戊糖构成螺旋主链

自考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6)

两条链的碱基都位于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自考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6)

两条链对应碱基呈配对关系,T与A之间有二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即A=T、G≡C

自考生物学基础复习资料(6)

螺旋直径20A,螺距34A,每一螺距中含10bp

问题5简述DNA复制是保留生物种群遗传性状稳定性的基本分子机制?

1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是由mRNA上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或密码子)决定的。

2mRNA的核苷酸序列取决于D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3tRNA负责运送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由t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反密码子)决定。

第六章

去分化:一定条件下,已分化的细胞仍有可能重新获得分化潜能,回到未分化状态。

转分化:从一种分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状态的现象。

细胞决定: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分化特征之前,就已确定未来的发育命运,并向特定方向分化,细胞预先作出的分化选择,称细胞决定。

细胞衰老:又称老化,指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现象。

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信号转导:化学信号分子与表面或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使之激活,激活的受体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细胞能感知的信号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第一信使:包括许多激素在内的胞外信号。

第二信使:cAMP、Ca2+

干细胞:一类具有无限的或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问题一:动物胚胎发育一般包括哪些阶段

以受精为起点,受精卵经卵裂形成多细胞囊胚,囊胚发育成原肠胚,然后经神经胚初步确立体形特征,在经过细胞迁移和器官发生以后完成胚胎发育。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问题二:请指出发育与分化的两个基本概念的差别与联系。

细胞分化(celldifferentiation):指从受精卵开始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之间逐渐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发育: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和分化,即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性成熟的变化过程。

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和核心;发育(个体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