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本实验通过苦寒泻下法制作脾虚小鼠模型,让学生熟悉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并从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揭示脾虚的本质,以补脾益气典型方剂进行反证,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实验技术和进行中医科研的思维和方法。
大黄泻下致脾虚动物模型的消化系统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选用与消化功能相关的指标,如血清D-木糖排泄率、淀粉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以及酚红在消化道的排泄等指标反映消化系统功能,并以四君子汤这一健脾益气的典型方剂干预,验证补脾方剂的效果。
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g±2g。
器材:灌胃针,弯钳,弯镊,眼科剪,弯剪,小鼠固定板。试剂:%大黄制剂,D-木糖醇,酚红糊剂,淀粉酶试剂盒,琥珀酸脱氢酶试剂盒,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方解参见第二章实验五“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验观察”。
1.试剂的配制(1)%大黄制剂的制备:大黄用水浸泡1小时后,煮沸40分钟,用纱布过滤,再加入冷水煮沸20分钟,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于60℃水浴浓缩成%(1g生药/mL)煎液,4℃保存。(2)酚红糊剂:按每15mL0.02%酚红溶液加1g淀粉的比例加热调成糊剂即可。
2.分组 小鼠随机称重、标号,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每组10只。
3.小鼠脾虚模型的制备 小鼠每日喂食大黄水浸煎剂1mL(相当于生药1g),连续喂养8天,并每天观察它的表现,脾虚动物会出现体重减轻、倦怠、便溏、毛发枯槁、畏寒等症状。第9天灌服四君子汤反证治疗8天,观察小鼠体重的变化和其他症状的改善。
4.取材 取血测定血清中淀粉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取尿液测定D-木糖含量;取消化系统各段测定酚红的含量。
5.指标的测定
(1)D-木糖排泄率测定:参照文献方法,测定小鼠尿中D-木糖含量。
(2)血清淀粉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
(3)胃排空、肠推进速度测定:各组动物按照25mL/kg体重灌服酚红糊剂,30分钟后脱臼处死动物,结扎贲门、幽门及回盲部,从幽门至回盲部6等分剪断小肠,依次为第1段、第2段至第6段,分别将胃和各段小肠取出剪碎,用蒸馏水冲洗3次,至洗液体积为3mL。而后在各管中分别加入0.3mo1/LBa(OH)21mL,充分混匀后静置3~5分钟,再各加1mL15%ZnSO4,混匀后r/min离心10分钟,各取上清液3mL加10%NaOH0.5mL,混匀后测光密度,对照标准曲线算出胃和小肠各段酚红残留率。胃排空百分率、小肠推进相对百分率(指小肠各段酚红的残留量占整个小肠酚红总量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胃排空百分率(%)=〔灌入胃中酚红总量(mg)-胃中残留量(mg)〕/〔胃中酚红总量(mg)〕×%小肠推进相对百分率(%)=〔小肠某段酚红残留量(mg)/小肠各段酚红残留量之和(mg)〕×%实验数据记录见表7-1。
6.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1.脾虚症状的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注意观察动物的表现。
2.摘眼球取血时注意不要溶血。
1.一般体征变化 在造模后各组小鼠逐渐出现委靡倦怠、眯眼、少动、便溏、泄泻、耳色淡白、耳朵后背被毛散乱无光泽等脾虚证的表现,劳倦过度组小鼠较其他造模组小鼠更加懒动,受刺激反应更加迟钝,行走呈匍匐状。
2.消化系统功能(1)血清D-木糖含量:是与小肠吸收功能成正相关的一个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指标。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D-木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表明脾虚小鼠D-木糖醇吸收率减低,四君子汤治疗后,D-木糖醇吸收率减低现象得到明显改善。(2)淀粉酶活性:也是一个反映消化吸收功能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指标。脾虚模型动物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四君子汤对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琥珀酸脱氢酶:是细胞线粒体内膜氧化磷酸化的标志酶之一,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时,细胞物质转运、能量代谢功能低下,影响离子运送,从而使细胞内池腔混浊肿胀,影响消化酶合成与分泌,以及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以致消化吸收障碍。本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而四君子汤能够改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4)胃排空、肠道推进速度:是胃肠平滑肌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电活动、机械活动协调的结果,采用测定小肠各段酚红含量的变化,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食物在小肠的推进状况。模型组小鼠小肠各段酚红的含量均降低。
1.脾虚证形成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2.大黄导致脾虚的机制是什么?与临床人的脾虚证的成因有什么不同?该模型有何可改进之处?
3.四君子汤改善脾虚症状的机制是什么?
4.中医脾虚证的病变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