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小学数学课程和课堂改革,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特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年11月18日上午,围绕“聚焦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主题的研讨活动在茂名市教育局副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出席本次活动的人员有:茂名市小学数学区域联动教研团队全体成员及各区(县)级、市级小学数学教研员;茂名市小学数学优质资源建设团队成员;茂名市局直属小学数学、科学组长及“聚焦课堂教学,发展心素养”研究团队成员。
活动伊始,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同志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
1.观摩吴正宪名师的《解决问题——归一问题》的课。
2.观摩后反思:怎么才能做到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现场即席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收获。
观摩名课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从问题出发,从数量关系出发,解决从“1”到“多”的问题。回顾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就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1.从多到1,从1到多,明晰数量关系
第一个问题:12件衣服需要多少个小珠子?
学生记录:一件?
第二问题: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
学生记录:一个碗?
第三问题: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记录:一小时?
吴老师在黑板上圈出了1件、1个、1小时的,边圈边说,假如我们能知道了一件的,就可以求12件,还能求......
2.从数据到关系:多元表征,沟通本质
出示问题:4件衣服钉了24个扣子,24件衣服要钉多少个扣子?
吴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发现重要数据,像4件、24个、12件,还有要求的问题。这些数量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我们解决问题就是研究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再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总结出他们的倍数关系。
整个交流过程完全尊重儿童的交流理解过程,有条不紊地让孩子利用了多种画图方法解决了问题。
3.从现实到未来:建构模型思想
通过练习巩固单价、数量与总价,时间、速度与路程等数量关系,总结出1就是每份数,多就是总数。有了每份数和总数,就可以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用每份数x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首尾呼应,提升模型思想。
反思交流
(化州市第十小学吴志丽)吴老师课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鼓励语丰富多样,无论她上哪个年级的课,都能融入到学生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实实在在的课,因此我在往后的教学中也要实实在在地备课,跟吴老师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数学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等。
(茂名市官山学校张水凡)吴老师的课很实在,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一步一步地实现教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深度的学习不在于题量的多少,而在于它的深度。
(电白区大衙小学陈超波)这是一节很实在,很接地气的课,里面有多地方我们是能做到的,能借鉴的,吴老师的课上得很随性但又不随便,留给学生一个充足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精彩迭出。听完这节课,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是: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深入的思考与动手,以核心素养为方向,发展数学能力。今后的要教研结合,常教常研,把研究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促进专业成长。
(高州市第二小学吴肖娥)吴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与数学的实际有机结合;重视学生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写、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