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白斑复色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1576.htmlSUMC
师资总览
基础医学专任教师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超过90%的教师有博士学位,超过70%的骨干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教师3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南粤优秀教师5名。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等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全国高校医学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及省教学比赛获奖7人次。专任教师近5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6项,年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自年以来,本专业教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8篇。
教师团队简介
陈海滨,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学院副院长,中国解剖学会组织学与胚胎学分会常务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专家,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医学院“教学名师”。《组织学与胚胎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7年制国家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器官系统的PBL案例丛书》等多本教材。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生物学;正常和病理妊娠的母胎界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研究课题10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李恩民,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会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础医学专业分会委员。研究方向:异常表达与异常修饰的细胞骨架结合蛋白促进食管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项,包括国家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作为通讯作者,在CancerRes、ClinCancerRes和BiochemJ等主流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同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所发表的余篇SCI研究论文,累计他引余次;作为导师,指导硕士生/博士生61/18人完成其学业;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许丽艳,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病理教研室教师,兼任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汕头市优秀教师,汕头市“三八”红旗手,汕头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带头人,医学院校8年制/7年制国家规划教材《生物信息学》编委,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带领科研教学团队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8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5/10/34名,所指导的大学生科研作品荣获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一等奖;全国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
刘斌,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分会理事。主要研究生理及病理状况下血管功能的调控机制,以及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干预靶点。以第一、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FASEBJ、AmJPhysiol等主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篇,其中近5年来发表JCR一区论文7篇;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共12项课题,作为研究骨干参与“”计划项目,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及汕头市科技创新领*人才项目。
王革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抗感染免疫和神经免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入选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青年研究学者计划、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在CellMolImmuno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6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20余名。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及广东省课程思*建设团队骨干教师。负责博士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子病*学课程建设。获IBRO资助在SanRaffaeleScientificInstitute访问交流。美国马里兰大学病原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医学病*学会病*诊断学组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病*学专委会常委。
林常敏,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医学教育评价与研究中心主任,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教育改革方向访问学者。医学教育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价、整合课程开发、教育管理等。年以来历任基础学习模块负责人、全英课程负责人、主动学习班和罗湖实验班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设计、开发,同时负责罗湖教学基地师资培养。年以来主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等4项,参与省部级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多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其中SCI和CSSCI收录论文各1篇。年、年各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医学教育类书籍3部(套)。年获得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年获得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师奖。科学研究方向为毛囊再生,8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和面上基金3项、省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第一、二发明人身份获得中国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7年获得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年获得汕头市优秀专利发明人奖。
许彦鸣,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全英班、创新班主讲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1部。长期从事肿瘤治疗新策略和肿瘤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近年来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5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曾获*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杨小骏,教授,博士生导师。6年获得武汉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6-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医学院博士后。-年在第三*医大学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年起受聘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教授。任广东省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恶性胶质瘤发病机制,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rain,JournalofNeuroscience,CellDeathDisease,FASEB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等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14篇。
东庚,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年7月获瑞典隆德大学(世界百强大学)理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年9月入职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领域是计算生物学。东庚课题组主要通过计算模拟手段研究:1)肿瘤中生物酶酶促反应机理,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及其结构-功能关系;2)与肿瘤相关的蛋白-蛋白或药物-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对接后对蛋白结构的影响,为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2人。在《J.Am.Chem.Soc.》、《Chem.Sci.》和《ACSCatal.》等国际主流学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21篇。
覃青松,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人类病*学与肿瘤学实验室负责人,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肿瘤病*学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16篇,参编《实用病*诊断学》教材,培养1名博士和2名硕士研究生。担任2门博士研究生课程(细胞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学)的授课老师。指导2名硕士研究生分别获得汕头大学医学院年ResearchDay口头汇报和壁报二等奖。
汕医等你来
专业纵览第六期: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了解更多专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