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要必读分泌吞咽口水的意义及与正确姿 [复制链接]

1#

这段时间,后台问的非常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一把舌头贴到上颚,口里就直淌口水,咋办捏?

流口水就对了

我们使用正确口腔姿势,把舌头放到上颚的原因就是为了改变我们脸上及口腔周围的肌肉用力方式,从而使脸部肌肉改变形状,从而让我们的容貌变得更有吸引力。

而Mew博士在演讲中也提到,使用正确口腔姿势时的一个结果就是你会持续有间断地分泌口水,他没有具体解释原因,但是经我研究和自身体验实践后,我得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制造你75%唾液的颚下腺处于你舌头下面,在下巴前这块肌肉的附近(男生长山羊胡的这一块肌肉)。而制造约25%唾液的腮腺也与你的腮部肌肉密切相关,当你保持正确口腔姿势,导致腮部和下巴肌肉放松,你会发现你的腺体自然开始分泌唾液。

我认为我们分泌唾液有一个进化而来的触发机制,那就是脸部肌肉的放松,你的交感神经得到信号,促使你的腺体分泌。

同学的问题就在这里:那流很多口水怎么办呢?

废话,咽啊!

前提是你要用正确的方法咽:那就是努力咽的时候注意把舌头保持在你的上颚,只要你能做到这点,你的身体会自动知道怎么吞咽。你将会感觉到你的舌尖自然地下来从下牙后面舀出你的口水,然后口水顺着你的舌头向后滚动最终下咽。

这不是我教得了你的,这个功能刻在你的基因里。

那怎么控制多久分泌一次口水,又多久咽一次呢?

上面提到,脸部肌肉的紧张程度会触发口水的分泌。而我们用鼻子的呼吸动作会稍微改变脸部肌肉的紧张程度。我注意到,每当我呼吸的一个循环进行到某个阶段时,我的口中就会分泌出唾液,我会自然将它咽下。所以,在我静止,呼吸规律的时候,分泌口水与吞咽口水的间隔应该等于我呼吸的间隔。

当我有了这一个领悟,再回去看矫姿学理论,我发现里面也有提到咽口水要跟呼吸一样频繁,而看其他不同的呼吸理论,甚至瑜伽练习指示,都提到咽口水跟呼吸的关系。

我在Google上搜“瑜伽口水”,第一个结果就让我非常惊喜,一个叫”一起来,做个恶搞脸部的瑜伽“的文章里提到:

第九式:口水神功。朝左侧仰头,舌尖顶住口腔上颚,吞口水。重复,移向右侧吞口水。有重塑下巴之功效;

舌头顶住上颚,吞口水,重塑下巴,这几个词是不是很熟悉,与矫姿学强调的不谋而合,而且也提到了重塑脸部(下巴)的效果。

原来我们早就知道。

那个瞬间,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我们相信瑜伽里有养生的智慧,这一运动为什么能流传那么广,持续那么久。

其实,人类这么久的进化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这些规律,只是他们只知道怎么做,却不具有找出原因的能力。而到现代,随着科学手段进步,我们逐渐变得擅长找出原因,而兜兜转转又忘了怎么做,我们先辈的观察结果却如化石一般存留在了中医,瑜伽,太极等传统理论里。

那么,持续并有间隔地分泌和吞咽口水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们中国古代,口水就被称为“金津玉液”,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本草纲目》记载:“人有病,则心肾不交,肾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也。”李时珍指出:“津液乃人之精气所化。”古代医学家认为“津”系“精”所化,精盈则肾水上升,化为津液,津液再予咽下,能润心,使心火免于过盛,水火相济,阴平阳秘谓之“自饮长生酒”。因此,古人常以吞咽津液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之效。

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唾液分泌比较充盈旺盛。年老体弱者唾液分泌不足,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体力日衰、耳鸣重听、面部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情形,运用吞口水养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以上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观察。人类擅长从历史中寻找规律,于是我们发现唾液分泌旺盛的人都比较健康,这些都是现象。但为什么呢?这又要结合我们现代科学手段对唾液成分的分析:

水;

电解质:

2-21mmol/L钠离子(低于血浆浓度);

10-36mmol/L钾离子(高于血浆浓度);

1.2-2.8mmol/L钙离子(与血浆浓度相同);

0.08-0.5mmol/L镁离子;

5-40mmol/L氯离子(低于血浆浓度);

25mmol/L碳酸氢根离子(高于血浆浓度);

1.4-39mmol/L磷酸根离子;

碘(一般高于血浆浓度,但会随着人体碘摄入量变化)。

黏液。黏液中主要含粘多糖与糖蛋白;

杀菌物质(硫氰酸盐,过氧化氢,分泌型IgA);

表皮生长因子,即EGF;

多种酶,主要为以下3种:

唾液酸性磷酸酶A+B;

N-乙酰-L-丙氨酸酰胺酶;

NAD(P)H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乙醛脱氢酶3;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以及组织激肽释放酶(具体作用未知)[8]。

溶菌酶;

唾液乳过氧化物酶;

乳铁蛋白[8];

免疫球蛋白A[8];

α-淀粉酶(EC3.2.1.1);淀粉酶让人在吞咽食物前即可开始消化淀粉。该酶的最适pH值为7.4。

舌脂酶;舌脂酶的最适pH值为4.0左右,因此它要等进入靠近胃的酸性环境后才会开始发挥作用。

抗菌酶;

富脯氨酸蛋白(辅助牙釉质形成,结合钙离子,杀灭微生物,以及起润滑作用)[8]。

其他含量较少的酶还包括:

细胞:每毫升唾液中大约含有8百万细胞和5亿细菌。其中细菌的产物(有机酸,胺类化合物,硫醇化合物)有时会使唾液产生臭味。

Opiorphin,一种新发现的止痛物质。

由此可以得出,唾液对于我们的身体消*消化意义极大,还保护牙齿和止痛,而不只是像初中课本让我们以为的一样,单纯是为了帮助我们消化淀粉。我想起小时候脚踝被叮了一颗包,奶奶用她的口水涂在包上。当时我只觉得有点恶心,觉得不会有什么作用,但今天我才明白是有道理的。知道这些成分,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有俗谚说: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因为这群人相当于每天24小时喝着自己身体合成的氨基酸保健品!

现在,我们应该能得出的结论是,口水分泌的增加与正常化是正确口腔姿势使我们变得更健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为了确保你跟随我的逻辑,我现在来捋一捋因果:

正确口腔姿势→放松的舌头,脸部及下巴肌肉→促进腺体唾液分泌→唾液是人类自然的营养品→更健康的人类

我之前也一直觉得正确口腔姿势最大的意义只是改变我们的容貌,但现在看来,对我们身体健康的意义甚至更为重大。毕竟,我们进化论中总结出的一个重要理解就是:生物美貌即健康(整容等非自然手段不算,我们身体进化的时候只有自然手段,所以美貌大都是因为健康)

与我以往的文章不同的是,我之前的内容基本上都以Mew的Orthotropics已有理论为基础,而这篇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我自己的实践经验与业余探索结果。再次声明:

本人并非口腔学专业人士,也与医疗行业无任何附属关系。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