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糖苷酶抑制剂的降糖外获益
来源医脉通
肠道菌群——知之甚少的“新器官”
随着生物技术发展,人们对肠道菌群的了解逐渐全面。肠道微生物伴随生命周期而逐渐演化,人体肠道中定植着大量微生物,由>种细菌组成。肠道菌细胞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数量()10倍,重量约为1.5kg;细菌基因数是人体自身基因的倍,可以说是控制人体健康的第二基因组。
正常肠道菌群的主要作用包括:
●参与食物消化吸收,调节营养与物质代谢
●在肠道黏膜形成生物屏障,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调节宿主免疫功能
●合成有益物质维生素,调节矿物质吸收等
●具有排*、抗肿瘤,延缓衰老的作用
●调节生物活性脂肪酸及肠源性肽分泌
肠道菌群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饮食习惯、地域、营养、抗生素、益生菌等。
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
发表于DiabetesCare上的两项研究曾对肠道菌群与物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陈述。早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能量稳态和脂肪存储具有调节作用;肠道菌群与肥胖及血糖功能调节也有一定相关性。另外一篇则对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策略影响进行了综述,进一步证实了肠道菌群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密切相关性。
阿卡波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阿卡波糖可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新发糖尿病和CVD风险。荟萃分析显示,阿卡波糖降低体重的作用独立于降糖之外。另外,一项发表于DiabetesCare上的台湾研究显示,阿卡波糖降低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患病率。
张秀英教授提出问题,α-糖苷酶抑制剂是否在通过肠道机制发挥降糖作用的同时,影响了肠道菌群的构成,改善了肠道微生态环境,成为该类药物降糖外获益的机制之一?
研究显示,人体服用阿卡波糖后肠道内丁酸盐生成增加。而丁酸的生成与碳水化合物在结肠部肠道菌群作用有关。丁酸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着多重积极作用,包括提供结肠上皮细胞能量、维持肠道完整性;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防衰老、抗肿瘤;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还与双歧杆菌增加、血清炎症因子下降相关。阿卡波糖治疗前后有益菌属构成及丰富度均会增加。
张秀英教授最后强调,阿卡波糖的肠道作用机制可能还涉及肠道激素调节、胰岛素抵抗改善等多个方面,其他未知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阿卡波糖介绍:
可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时嚼服,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0.8%。
适应症: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或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ɑ-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
禁忌症或不适应症: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不宜用于有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独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接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临床应用:①阿卡波糖:每次50~mg,每日3次;②伏格列波糖:每次0.2mg,每日3次。③米格列醇:每次50~mg,每日3次。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