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命的钟表生物钟的工作机制
TUhjnbcbe - 2024/5/7 18:23:00

生命的钟表

前言:众所周知,这几天是诺贝尔奖开奖的时候(^_^),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奉献几十年,不为我们所知,今天我要带大家了解的和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很有关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名美国科学家迈克尔·杨(MichaelWYoung)、杰弗理·霍尔(JeffreyCHall)、迈克尔·罗斯巴希(MichaelRosbash),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没错,今天小学生想要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生物钟?它是干什么用的?

首先我们看看生物钟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叫“生物钟”的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比如一个光-暗的周期,与地球自转一次吻合。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SCN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为什么我们晚上自然而然的就困了,想睡觉,白天自然而然就清醒了。当然,现在的年轻人熬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体内的生物钟也许就会改成昼伏夜出也说不定。其实生物钟的例子在自然界有很多:动物的昼行夜伏、植物的春华秋实…。常见的近24小时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是典型的生物钟之一。所以说,我们自然界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生物钟这个概念。

生物钟的概念看似简单。生物钟的现象看似普遍。其实也不尽然。生物钟的现象就在那里,但是它本质却难以入手,研究不容易。这里面必须要提一下果蝇这个神奇的生物。它简直是生物学的BUG,相信学过高中生物的同学都知道,你整个高中生物的一半时间,甚至是更多,都在研究这个东西。哈哈。

生物钟的突破也是起始于果蝇,年从果蝇的一个基因出发开启了生物钟的基因研究,23年后才发现哺乳动物第一个生物钟基因的突变,26年后明确哺乳类的生物钟基因与果蝇的类似,30年后人们发现同果蝇一样的基因也控制人类生物钟(也就是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果蝇的这段基因与人类相似,且作用相同)。控制生物钟的内在机理随着一个一个基因的发现和研究,逐渐明朗,从果蝇到人存在同样一批控制生物钟的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合作共事,节律性地调节细胞内的基因转录,都采用了负反馈模式,并与光和温度等外界因素协调,从而对应于地球自转的近24小时节律。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传说中研究生物钟最屌的科学家都是美国佬,而且其中的五位都是研究的生物学中的BUG-果蝇,只有一位研究小鼠。他们分别是加州理工学院的SeymourBenzer(-)和RonaldKonopka(-)开创生物钟的基因研究,发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iod(per)。两个团队克隆per基因:洛克菲勒大学的MichaelYoung(-)领导的实验室,Brandeis大学的MichaelRosbash(-)和JeffreyHall(-)两个实验室合作的团队,他们都还发现调控生物钟的更多基因。哺乳类生物钟基因研究的突破来自当时在美国西北大学、现在西南医学中心的JosephSTakahashi(高桥,-)。

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因研究果蝇而获、、和年四次诺贝尔奖。如无意外,生物钟的研究将让果蝇再度引人瞩目。(最早的孟德尔用果蝇研究遗传定律、年摩尔根用果蝇研究出基因连锁交换定律、年摩尔根的学生,被誉为“果蝇的突变大师”的米勒,证明X射线能使果蝇的突变率提高倍,因而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诺贝尔奖再次授予三位在果蝇研究中辛勤耕耘的科学家。EdwardB.Lewis(美国),ChristianeNüsslein-Volhard(德国),EricF.Wieschaus(美国),因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而获奖。)

生物钟可以看成一种行为模式。

行为是可以被其他动物和人类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动物外在动作表现。行为研究在很久之前是比较简单的,主要以描述性为主。举个例子,因研究消化系统而获年诺奖的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IvanPavlov,-),后来却以条件反射的研究更为一般人所熟知。狗见到喜爱的食物会分泌唾液,而原本铃声不会诱导狗分泌唾液,但在铃声与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单独出现铃声可以诱导狗分泌唾液,说明声音刺激与食物刺激之间可以建立联系。巴甫洛夫称食物为无条件刺激,铃声为条件刺激,对条件刺激的反应为条件反射。这种简单的行为学实验是20世纪初行为学的重要进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F.Skinner(-)推广行为主义,提出所有动物和人一样,其行为都由后天刺激所塑造,是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他发明了具体的实验设计:操作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只看动物的反应、不看其动作。Skinner用鸽子做实验,在鸽笼装两个钮,鸽子碰一个钮会得到吃的奖赏,触另一钮无奖。一段时间后,鸽子会经常去碰有奖钮,这种条件反射可以由它主动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不是流唾液这种被动反应,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它迄今仍为研究学习记忆的重要模型。vonFrisch研究蜜蜂的行为,有多个发现如蜜蜂有内在的生物钟、有超乎人类的识别偏振光的能力。他得奖是因为发现蜜蜂通过舞蹈传送信息:一只蜜蜂发现食物后,飞回蜂巢告诉其他蜜蜂食物所在地的远近和角度、食物的多少。这是一个奇妙的社会行为,刺激科学界讨论动物是否合作、能否交流、以及语言是什么等问题。

生物钟研究的突破缘于遗传学的应用。遗传学从孟德尔经摩尔根到年代初主要研究的核心是遗传的原理,揭示个体和群体的遗传规律。而年代末开始,遗传学作为重要的工具,提供研究生物现象的途径。通过突变观察到基因异常导致的表型,推论基因正常的功能,了解生物学机理。美国生物学家LelandHartwell(-)研究酵母细胞分裂的遗传突变,推论参与细胞分裂的基因,最后有助于理解人类的癌症。

生物钟的存在和意义

生物节律与其他节律一样,有震荡的幅度、周期、相位。节律是生物钟的外在表现,生物钟是内在的定时机理。生物钟本身是自我维持的生理和行为节律发生器(pacemaker),可以受外界环境因素(zeitgebers)所导引、从而同步化节律是生物钟的外在表现,生物钟是内在的定时机理。生物有多种节律,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节律,同一生物也有多种节律。有些动物每年一个周期的冬眠、有些植物每年一个周期的长叶落叶,动物还有更快的周期如呼吸和心跳…,而人们熟知的节律是昼夜节律。不仅大家熟悉的睡眠有昼夜节律,很多其他行为和生理指标也有昼夜节律。公元4世纪,Androsthnenes知道罗望子树树叶的运动有昼夜差别(McClung,)。意大利的SantorioSantorio(-)前后30年记录自己从早到晚的摄食量、排泄量和体重变化,发现有昼夜规律。但他们未能区分外界影响的节律与生物自主的节律。年,法国天文学家JacquesOrtousdeMairan(-)用含羞草做材料,观察其叶片和花的变化,将它放置在全暗处一段时间,叶片仍然有张有合,不依赖阳光,但他当时没敢提出植物的昼夜节律是内在的(deMairan,;Szymanski,)。达尔文也研究过植物的节律,并提出昼夜节律的可遗传性(DarwinandDarwin,)。常见的向日葵好像围绕阳光的方向转向,但通过红外照相机可以看到向日葵朝向东方的行为早于日出,所以也是内在节律所驱动。昼夜节律并不依赖于地球自转:放到太空,节律照常(Sulzmanetal.,)。

Aschoff和Wever()总结人的昼夜节律,德国大学生待在二战留下的堡垒中,灯光恒定、食物恒定、温度恒定、声音控制。在外界环境线索缺乏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保持昼夜节律,只是在十几天后相位滞后。现在知道,从简单的单细胞蓝绿藻(cynobacteria)细菌到多细胞的人,很多生物有生物钟的存在,但并不清楚是否所有地球上的生物都有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周期接近24小时(常见22至25小时)。在环境线索缺乏时可以继续维持,节律的相位由最后一次环境线索(如光、或温度等)所确定。在环境噪音中,节律照常运行。在一定范围内,节律周期并不随温度的改变而剧烈改变,有温度补偿机制,这不同于一般生化反应:如温度每上升10,酶的催化活性提高一倍。

昼夜节律的生物学意义目前仍不清楚。当然在进化过程中,生物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匹配,也许可以节省能量、或提高效率。但如果没节律又会怎么样呢?含羞草叶子在黑暗中仍按昼夜规律开闭,向日葵在太阳尚未升起时已经朝向东方,人在亮如白昼的办公室里待到半夜照样犯困——生物的自然节律并不依赖于外界条件刺激,而是由某种内在机制掌控。钟表的核心元件是振荡器,比如钟摆、机械振子或石英电路,它们产生稳定的周期性振动。从蓝绿藻到真菌、从植物到动物,地球生命普遍拥有一套内置的时钟,以24小时为周期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我们这颗行星的自转和昼夜变化。蓝绿藻有昼夜节律,把正常的蓝绿藻与生物钟周期异常的细菌在一起长期培养,发现最后生物钟正常的细菌占了绝大多数,由此可见生物钟对生物体有利(Ouyangetal.,;Woelfleetal.,)。拟南芥的研究也观察到,周期缩短或延长的拟南芥,其固碳量、生长、存活都是与环境设定昼夜周期相吻合的拟南芥最适合,即:短周期突变株在20小时昼夜环境下生活得更好;而长周期突变株在28小时的模拟环境下更好(Doddetal.,)。这些观察,反映了只有当内外源周期保持一致时才最有利于植物生长。观察到周期正常有利于植物,不等于能够解释为什么,所以我们仍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那么在生物体里,这个振荡器是什么?


  人们很早就发现生物节律特征可以遗传,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科学界逐渐提出“生物钟基因”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西摩·本泽和罗纳德·科诺普卡用果蝇做实验,筛选相关的基因突变。


  果蝇的破蛹羽化有着特定节律,野生品种只在一天的特定时刻出蛹,周期是24小时。科诺普卡等人培养并筛选出了周期更长或更短,甚至没有周期的果蝇,发现它们在基因组的同一区域发生突变,从而定位到了生物钟基因,命名为“周期”基因。但限于技术发展水平,人们当时无法弄清这个基因的代码序列,因为克隆果蝇DNA的技术于70年代晚期才出现。


  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克隆出了“周期”基因,并把它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PER。他们发现,果蝇体内的PER蛋白质浓度有规律地变动,振荡周期正是24小时。至此,人们找到了生物钟的“振荡器”,看到了它的振荡。


  时隔30多年后,霍尔、罗斯巴什和扬因为这一研究发现最终摘获诺奖。霍尔在获奖后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弄清这一机制有助于解决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对于经常熬夜的人来讲,不失为一种福音)。

结语:生物钟的研究任重道远,从年到年,三位诺奖科学家用了33年,而人生又有几个33年,舍将一躯成一事,蜉蝣一梦何足惜。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的钟表生物钟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