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里有一些科学知识是反常识的。
这里所说的反常识,可能会和我们认为的不一样。
明知道那个姑娘不喜欢你,你偏要爱得死去活来。(笑)可以说这不属于反常识,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在作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人可能会喜欢上自己讨厌的人。这个才是反常识的,中的情况是喜欢一个人,先要对这个人有好感,而这个例子恰恰相反,所以说这个是反常识的。在上大学期间,放假打工时,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时店里的一个女生经常受到一个客人的投诉,结果当这个女生被几次三番的投诉后,与客人当面对质时,突然被客人表白。
直到后来听说,他们真的走到了一起。
再说一个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的转基因食物不能吃的事情。可惜,这个也不能算是一个反常识。并不是因为某些专家说:转基因食品对人没有害处,那么我们吃了就一定不会有问题!
前两天在和朋友吃饭时,一个朋友讲了这么一件事:八几年的时候一个粽子厂的老板的孩子,拿红烧肉换人家的粗粮饽饽吃。而且这一换就换上瘾了,几乎天天都要和小伙伴们换着吃,那时候哪有人家能每天过年一样吃上红烧肉啊……小伙伴们都抢着和他一起吃中饭……后来,让他父亲知道了,胖揍了他一顿,以后再也不准他往学校带红烧肉了。
这个事件也只能说这个孩子有一些叛逆,或者说对新鲜的事物有兴趣。并不能算反常识。
我们进入正题吧,先说几个简单的例子来热热身。
例如:吃菠萝时用盐水泡一下会防止杀口。
很可惜,这样做只能是让我们入口时,感觉不杀口,但是到胃肠里,还是对粘膜有很大的伤害作用。因为菠萝里面含有一种蛋白酶,它可以分解我们的粘膜细胞。所以我们在吃菠萝时,其实菠萝也在吃我们。而这种酶,不论是盐,还是酸,碱对它似乎都没太大作用。
再有,不但开水会把人的嘴烫起泡,吃雪糕吃的太急也会让嘴冻起泡。
小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比赛吃雪糕,吃到后来嘴都被冻麻木了,结果回家发现嘴里起了满嘴的泡。
其他的还有:
我们的声音总会比我们自己听到的更尖一些。
我们永远比自己在镜子里看起来的可能要更丑。
还有关于食物的味道也有很多反常识的地方!味道的形成的是综合了各种因素的结果。抛开人为的因素,植物也会利用这种综合效应来欺骗我们的大脑……
我们同时吃两种不同的食物时,会在嘴里奇妙的变身为另一种食物的味道。比如黄瓜丝儿加苹果丝就会变成哈密瓜的味道。
咖啡加芝麻糊等于巧克力酱的味道。
香蕉加奶粉等于冰淇淋,
金圣叹曾说,花生米加豆干等于火腿的味道。
有机会可以试一试,一定会让你啧啧称奇……
我们热身完毕,给大家介绍几个稍微拔高的例子!
当我们打冷战时,并不是感觉冷的受不了,而是身体在加倍的产生热量。
当一个人在野外,手脚被可怕的冻僵后,绝不能将他立刻搬到温暖的室内,要马上用雪来搓他的身体,这会帮助他更快恢复血液循环。
人在高度紧张的时候,受到枪击或受伤,有时会感觉不到疼痛。
越是老年人越要适量的吃点肥肉。有研究表明,脂肪(与干细胞)能变成人身体任何一种细胞。
受到酷刑的人在临死前会感觉到莫名的快感。
虐原虫有可能会治愈人类的癌症……
像这样看起来和我们的惯性思维不搭边的反常识,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反常识的根源主要来自于,我们对习惯性的思维的依赖,这就必定促使我们,凡事都应深入的去考量表象下面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