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对于房颤、肺栓塞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病友,抗凝药物并不陌生;在正常情况下,一旦血管受伤、血管内接触到血管外成分就会通过复杂的凝血机制形成血凝块封闭受伤部位。但由于疾病的原因,它们有时会在血管内形成血凝块,可能会阻碍血流、造成危险,还可能破碎后随血流到达各个器官。若血凝块破裂并移动到肺部或脑部,后果十分严重。抗凝药物不能溶解血凝块,但可避免已有血凝块增大和预防新的血凝块形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凝药物不断创新发展,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口服药物,除了传统的华法林外,现已研制出直接靶向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Xa酶活性的抗凝药物,大家可能更熟悉它们的另一个名字: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艾多沙班和阿哌沙班。
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华法林有哪些优点?
由于华法林狭窄的治疗窗和剂量反应关系,所摄入的维生素K水平和胃肠道产生的维生素K水平以及肝脏细胞色素酶的诱导作用都会影响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简而言之,饮食变化、使用其他药物、胃肠道疾病以及减少口服摄入量都会改变华法林的疗效,因此需要更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难以达标或出血风险大的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获益。
多项研究表明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时由于颅内出血风险降低,进而全因死亡率较低;而且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与更低的骨折风险相关。
由于较低的出血风险、受食物药物影响较少以及不需反复监测凝血指标,新型口服抗凝药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欢迎。但在几种情况下,华法林可能优于任何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如有人工机械心脏瓣膜、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妊娠)。此外,正在接受华法林、INR控制良好稳定且出血副作用极少的患者换用其他药物后获益可能极少。
抗凝治疗的目的是维持稳定、安全的抗凝作用,所以需要更换抗凝药种类时需要密切的监测;尤其是华法林的起效和失效时间均比较长,而新型口服抗凝药代谢时间相对较短,两者若衔接不当出血及血栓形成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切忌自行改变抗凝药物种类。
无论是华法林还是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药的主要风险是出血,轻度出血(如鼻出血、表面伤口出血、皮肤淤血),通常可采用局部止血措施保守处理(如压迫、冷敷等);
但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看急诊或呼叫救护车:
1.遭受严重事故或跌倒、头部受撞击或其他可能造成出血的严重创伤;
2.呕血或呕出咖啡渣样物;
3.重度头痛;
4.说话困难、无力或四肢活动困难。
若有以下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
1.服药过量;
2.出现异常出血的征象:便血或呈深色、深红或棕色尿、出血不止、腹部不适头痛或头晕等。
在日常生活中,服用抗凝药物的病友们也应注意避免增加出血风险的活动:
1.不做容易致跌倒以及容易致伤的活动,如在光滑表面上行走或爬高脚凳、激烈的对抗性运动等;
2.小心或尽量不使用锋利工具,包括锋利的刀、锯和剃须刀等,必要时佩戴护具;
3.乘车时一定系好安全带,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请戴好头盔;
4.不应大量饮酒,否则会增加出血风险;
5.当到新的医生、护士或牙医就诊或者需接受外科手术时,应告诉医生正在服用何种抗凝药。
特别温馨提示:哪些病人用抗凝药,怎么用,用哪种,请一定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