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好处和功效。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往往使蜂蜜被赋予了过高的期望,事实上,蜂蜜并非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万能”。蜂蜜不仅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调味,还被传统医学用作药物和辅助疗法,特别是在秋季干燥的季节,蜂蜜被认为是滋阴润肺的上选。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蜂蜜具有清热、补中、润燥、解毒、止痛的功效。凉性的蜂蜜具有清热、润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体质偏热的人群。而温热的蜂蜜,尤其是在40至60度之间的温度,具有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
蜂蜜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来止咳的记录,其中,主要是针对干燥引起的咳嗽。中医认为,干燥的咳嗽需要通过润燥来进行治疗,而蜂蜜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具有很好的保湿性,特别是果糖含量高的蜂蜜。果糖比白糖更能保湿,在烹饪中用蜂蜜替代白糖,可以让面包、蛋糕等食物更加湿润,并保持长时间的柔软度。
果糖的保湿性也使得蜂蜜成为高档糕点、糖果以及蜜丸等需要保湿的食品的常用原料。同样的道理,将一小勺蜂蜜直接咽下,不用水冲服,这个过程实际上对咽喉黏膜进行了一次保湿修复。蜂蜜的润燥特性使其能够舒缓干燥和疼痛的喉咙,这种方法被国际医学界推荐,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与使用止咳药相比效果并不逊色。
虽然蜂蜜不是药物,无法真正治愈咳嗽,但它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这是因为蜂蜜具有覆盖咽喉黏膜的特性,降低末梢神经的敏感性,从而减弱咳嗽反射。除了直接使用蜂蜜缓解喉痛和止咳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食材搭配来增加其功效。
例如,将蜂蜜与酸味的醋配合使用,可以产生“酸甘化阴”的效果,有助于补充因为温燥而受损的阴液。你还可以在蜂蜜中加入水或红茶,并在喝的时候加入柠檬或乌梅,它们都具有酸性,中医认为“酸甘化阴”,与蜂蜜一起可以增加身体在干燥季节所需的阴液。这种蜂蜜水或蜂蜜茶可以作为日常饮品,在早上和中午分别享用,以增强其补水效果。
对于那些身体瘦弱的人来说,喝蜂蜜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每天饮水的过程中,可以用蜂蜜来代替其中的一部分水,以增加糖分的摄入。水是人体细胞进行任何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环境,缺乏水分会导致营养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甚至影响皮肤细胞的健康。通过将蜂蜜溶解在温水中,每次饮用一到两勺,甚至加入柠檬以增加滋味,可以更好地提供补水效果。
另外,饮酒过后多喝水也是为了加速酒精的代谢,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蜂蜜水和茶水在解酒方面被认为是有一定效果的,实际上并不是蜂蜜和茶本身产生了作用,而是通过更多地摄入水来加快酒精的代谢和排出。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冲蜂蜜的水温对其营养价值和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用20摄氏度、40摄氏度和60摄氏度的水冲蜂蜜时,蜂蜜的淀粉酶值并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在较低的水温下,冲泡蜂蜜并不会对其中的酶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当用80摄氏度的水冲蜂蜜时,蜂蜜的淀粉酶值明显下降。
更糟糕的是,用摄氏度的沸水冲蜂蜜时,几乎检测不到淀粉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高温会破坏蜂蜜中的酶活性,从而降低蜂蜜的营养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蜂蜜中酶的活性,我们应该选择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的水来冲泡蜂蜜,这样接近我们体温的水温可以保持蜂蜜的营养成分和酶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小于1岁的婴儿不能吃蜂蜜,这是因为世界各地的土壤和灰尘中往往含有致病菌“肉毒杆菌”。蜜蜂在酿蜜的过程中常常会将带有菌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导致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尚不稳定,抗病能力低,肝脏解毒功能差,容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相比之下,成人的抵抗力较强,即便食用了蜂蜜中含有的“肉毒杆菌”苞芽,也不会在肠道内发育成“肉毒杆菌”,因此不会发病。
除了内部服用,蜂蜜还可以用于面部保湿,由于不同种类的蜂蜜果糖含量不同,洋槐蜜的果糖含量较高。辨别果糖含量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蜂蜜不结晶,一般都是含果糖多的,如果你想在干燥的季节为面部提供保湿,可以尝试使用蜂蜜自制面膜。
总之,蜂蜜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食品,具有一些保健作用,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万能良药”,在食用蜂蜜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实际的功效和食用的限度,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