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年10期
作者:邓随枫,廖雨梦,章昊,祖艳群*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
为研究磷素对紫花苜蓿镉累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中苜一号)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设置不同磷水平(0、40、80、、、mg·kg-1)和镉含量(0、2、20mg·kg-1),分析紫花苜蓿生物量、镉含量、镉亚细胞分布、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在相同镉处理下,随施磷水平的增加,紫花苜蓿地上部、地下部镉含量最多降低了41.7%和39.2%;生物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未添加镉处理相比,低含量(2mg·kg-1)镉处理时,紫花苜蓿生物量最多增加了28.8%,高含量(20mg·kg-1)镉处理时,生物量最多降低了9%;随着镉处理含量的增加,紫花苜蓿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增加,POD和S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镉含量在各亚细胞组分中的次序为细胞壁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且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细胞壁镉含量占比最高达到64%。研究表明,施磷能增加紫花苜蓿对镉的耐受能力,缓解镉对紫花苜蓿的毒害作用,降低紫花苜蓿镉含量。
结论:(1)在相同磷水平下,镉处理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存在“低促高抑”作用。
(2)在相同镉处理含量下,随施磷水平的增加,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增强,镉主要存在于紫花苜蓿的细胞壁中,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中的镉含量显著降低,最多降低了41.7%和39.2%。
(3)在一定范围内施磷能提高紫花苜蓿对镉的耐受能力,缓解镉胁迫对紫花苜蓿的毒害作用,降低紫花苜蓿中镉含量。
编辑:张丹丹
校对
审核:潘淑君王农
农业环境科学--推荐阅读基于机器学习识别中微量元素与我国七大片区产地稻米镉、砷的富集规律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根际土酶活性的影响苹果酸-天冬氨酸代谢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