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维生素C只有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其实它还有其他作用。这些作用好多人都不知道的。
维生素C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化合物,可以对抗自由基和活性氧,对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都有重要影响。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抗菌特性,与其酸性特性和环境修饰特性有关,可降低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的致病性。
分类:水溶性维生素类;口服维生素药
维生素C参与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
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
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
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
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成人
饮食补充:一日50~mg。
慢性透析病人:一日~mg。
维生素C缺乏:一次~mg,一日3次。至少服2周。小儿每日~mg,至少服2周。
酸化尿:一日口服4~12g,分次服用,每4小时1次。
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每日~mg,分次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本品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妊娠妇女每日大量摄入本品可能对胎儿有害,但未经动物实验证实。
长期服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大量服用(每日用量1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
对诊断的干扰
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
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
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转氨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
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
尿中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
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
尿pH下降。
下列情况应慎用
半胱氨酸尿症。
痛风。
高草酸盐尿症。
草酸盐沉积症。
尿酸盐性肾结石。
糖尿病(因维生素C可能干扰血糖定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色病。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可致铁吸收增加)。
镰形红细胞贫血(可致溶血危象)。
本品大量长期服用后,宜逐渐减量停药。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