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群体,大健康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之孤
TUhjnbcbe - 2025/7/14 13:22:00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作为医药行业的年度大戏,国家医保谈判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近日,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工作完成,哪些药物在这一环节折戟暂不可知,此前公布的4种药物,都有望成为国家医保谈判万众瞩目的主角。

其中,兼顾高价格和高价值的19种罕见病药物(又称“孤儿药”)格外牵动公众心弦。罕见病是对一类患病率极低、患者总数少的疾病的统称,年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以目录形式首次对罕见病给出中国定义,对应的潜在患者人数约为00万,但国内罕见病种类和万的患者约数远超该份目录内容。

去年,近10个罕见病治疗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两款高值孤儿药折价进入医保,让业界对今年高值孤儿药的医保谈判充满期待。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19种孤儿药中,年治疗费用在0万元以上的高值药物多达10余款,“注射用阿加糖酶β”“注射用阿糖苷酶α”的年治疗费用均在万元以上。

而除了赛诺菲、武田、罗氏等外企,本次共有5家国内上市公司——北海康成(HK,股价2.75港元,市值11.67亿港元)、李氏大药厂(HK,股价1.41港元,市值8.0亿港元)、万邦德(SZ,股价9.79元,市值60.52亿元)、翰森制药(HK,股价14.02港元,市值80.1亿港元)、百济神州(SH,股价.90元,市值亿元)有望参与孤儿药谈判。与此同时,中国罕见病产业迎来了一些新选手,“合作授权”不再是企业成长的全部逻辑。

19种孤儿药有望参与谈判,10余种药物的儿童年治疗费用超0万

据蔻德罕见病中心和IQVIA艾昆纬联合发布的《共同富裕下的中国罕见病药物支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年《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列明的种罕见病为统计口径,截至年7月,已有治疗45种罕见病的89种药物(按分子实体计,下同)在大陆地区获批,其中治疗27种罕见病的56种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另外还有涉及27个罕见病的4种药物尚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今年,超过半数的未纳入医保的孤儿药有机会参与医保谈判。

在未被纳入医保目录的4种药物中,有9种治疗药物年治疗费用较高,对应到7种致残致死率高、需要长期治疗的罕见病。截至目前,该9种治疗药物均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它们中的7种药物出现在今年谈判的预选名单中。

这7种高值药物中,除了赛诺菲的注射用阿糖苷酶α没有出现在去年的医保谈判形式审查清单中,其余6种药物均参与了去年的国家医保谈判并谈判失败。

另外,还有4种罕见病药物在历经去年的医保谈判失败后,继续准备参与今年的谈判,即去年谈判失败的14种罕见病药物中,有10种罕见病药物继续出现在谈判预选名单中。

注释:《报告》系10月2日发布,27日报告发布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报告》应做修订,将药物以报审国家谈判的成人及儿童体重、上市价格下计算的年治疗费用,更新成现有援助计划、患者平均体重之下的费用。修订后上图中7种药物的成人年治疗费用(万元)和儿童年治疗费用(万元)发生变化,如下(成人年治疗费用在前):依洛硫酸酯酶α:24,;拉罗尼酶:,;艾度硫酸酯酶β:,;伊米苷酶:,95;阿糖苷酶α:,68;尼替西农:,7;布罗索尤单抗:78,57。

值得一提的是,成人年治疗费用高达24万元的依洛硫酸酯酶α曾出现在去年的预选名单中,但最终谈判失败,今年不再参与医保谈判。

涉及5家上市公司,“授权合作”仍为主要形式

本次孤儿药的预选名单中,除了赛诺菲、武田、渤健、罗氏等知名外资药企,还出现了7家中国企业的身影,涉及5家上市公司,其中李氏大药厂布局的种罕见病药物出现在今年国家医保谈判的“预选名单”中,数量最多。

从药物研发模式看,除了江世药业的注射用赤芝孢子多糖、万邦德的石杉碱甲注射液、兆科药业的苯丁酸钠颗粒为自研,其余6种罕见病药物均采用合作授权模式在国内上市销售,而这种高效引进药物的办法,也是国内企业引入罕见病药物的高效手段。

以去年12月登陆港股,成为中国“罕见病第一股”的北海康成为例,截至年底,公司所有产品管线均自业务合作伙伴授权引进,未来的产品管线还有待通过业务合作以及学术机构合作、内部研发持续充实。

而把罕见病列为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群体,大健康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之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