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好、恶心呕吐、皮肤变黄
原以为是胃出了毛病
没想到竟然是急性肝损伤
从来都很注意养生的林叔(化名)
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会因为“养生汤”进了ICU
“养生汤”变夺命水,老伯喝出肝损伤
林叔既往无肝病史,也无慢性肝病体征,影像学检查没有门脉高压征象,可转氨酶短期内升高,化验显示肝细胞损伤、转氨酶大于8倍正常值、碱性磷酸酶大于3倍正常值、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维生素K治疗反应差……这些结果提示,林叔出现了急性肝损伤。
平常没有肝病怎么突然就发生急性肝损伤了呢?经过一番询问剖析,终于找到了元凶——“养生汤”。
原来,一个月前林叔听信好友的养生经,开始服用据说可以降血压降血糖的“优某草”,每次1两,每日2-3次,煲水饮用,且此草药并非在药店购买,而是托邻居采摘的。
医生推测,林叔很可能是误食假草药或药物过量,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养生汤也变成了夺命水。
如今,林叔已经康复出院,经过这次教训,他表示再也不敢乱吃养生药了。
警惕药物性肝损伤,日常别盲目养生
广州医院重症医学主任医师王懿春介绍,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免疫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药物性肝损伤年发病率高达23.8/10万人,其中中草药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占26.81%。
有些是中草药本身具有肝毒性直接造成的,如土三七和雷公藤等,有些是误食假草药,有些是因为炮制或处理不当,有些是应用不规范、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导致部分成分过量,这些都可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除了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林叔的遭遇也在提醒大家
医院和药店
避免因药材的质量
而影响疗效和出现安全问题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中药
既能取得好的疗效
又保证用药安全呢?
南方医医院
副院长彭康教授给了5点建议
1、辨证用药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治病的精髓和优势所在,中医学强调整体观,重视“证”的判断。选方用药都是基于对“证”的认识,如果缺乏“证”的判断或辨证有误,选方用药不准确,甚至误治,就难以取得临床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2、配伍用药
中药处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原则有机配伍组合,不是简单的拼凑。古人常比喻“用药如用兵”,现代就如足球比赛一样,排兵布阵,实战训练,形成最佳的阵容。中药的配伍,不简单的是“1+1”等于或大于2,有时可能是呈几何数的增效。好的处方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临证经验的积累而获得,正所谓良医、良方、良药。
3、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一般来说,中药安全剂量范围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安全。此外,中药个体化程度较大,会因地域、时节、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有差异。因此,中药应用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既安全又有效。
4、煎药适当、服药忌口
中药煎煮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等。如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可降低其毒性,安全用药。服药忌口,简称食忌,是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一般来说,服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5、药材质量的保证
中药的品种、种植、产地、采收与贮存以及加工炮制等,都是影响中药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同时,中药炮制是否得当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提醒
不迷信民间偏方
不滥用中草药物和自然植物
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规范使用中草药
养生无秘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便是最佳养生之道
记者|苏海宁薛平世
编辑|尹蓁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张小瑞周靖婷
声明
配图源于网络,仅作公益宣传,侵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