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榜首,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科学防控刻不容缓。
年8月22日,国际著名SCI杂志《FrontiersinCardiovascularMedicine(心血管医学前沿)》(影响因子=6.)发文“Effectivemanagementofatherosclerosisprogressandhyperlipidemiawithnattokinase:Aclinicalstudywith1,participants”[1],即“纳豆激酶对1例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病程的临床研究”。该研究是纳豆激酶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发表在影响因子最高国际杂志上的原创性临床研究。
图片来源:文章截图
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分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栓、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FU(FibrinolyticUnit)表示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人工血栓)能力的活性单位,已成为衡量纳豆激酶产品品质的通用活性标记单位。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FoodSafetyAuthority,EFSA)推荐纳豆激酶作为食物补充[2]。
这项临床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在年至年间1例参与者服用纳豆激酶制剂产品(服用剂量:FU/次,3次/日,合计FU/日)12个月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发现,纳豆激酶以FU/天服用12个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内中膜厚度减少21.7%,有效率77.7%;斑块面积减少36.0%,有效率66.5%;高血脂患者的总胆固醇降低15.9%,有效率95.4%;甘油三脂降低15.7%,有效率85.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8.1%,有效率8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5.8%,有效率89.1%。无论男女同样有效。体重指数大于27.5的人对纳豆激酶更敏感。整个研究中,没有与使用纳豆激酶有关的不良反应。
图:连续12个月纳豆激酶每日摄入量FU对血脂的影响
研究还分析了多种可能影响纳豆激酶药理作用的因素:纳豆激酶的降脂作用在吸烟、饮酒和BMI较高的受试者中效果更为显著;规律运动可以进一步改善纳豆激酶的临床效果;联合服用维生素K2(MK-7)和纳豆激酶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会对血脂谱产生协同作用,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这意味着血脂谱的有利变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抑制更为显著。
图:联合服用维生素K2(MK-7)、阿司匹林对纳豆激酶效果的影响
据悉,该研究使用的纳豆激酶制剂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由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研究推进了人们对纳豆激酶作用的理解以及选择剂量的重要性,提示有必要进一步使用这个剂量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这也是双骏生物“纳豆激酶哥伦布计划”中开展的临床研究项目之一。
从源头予以干预,是未来预防与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医学界,都在为之努力。此次临床研究将为纳豆激酶未来在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展提供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文献来源:
[1]ChenH,ChenJ,ZhangF,LiY,WangR,ZhengQ,ZhangX,ZengJ,XuFandLinY()Effectivemanagementofatherosclerosisprogressandhyperlipidemiawithnattokinase:Aclinicalstudywith1,participants.Front.Cardiovasc.Med.9:.doi:10./fcvm..
[2]SafetyoffermentedsoybeanextractNSKSD?asanovelfoodpursuanttoRegulation(EC)No/97[J].EFSAJournal,,14(7):.DOI:10./j.e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