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0)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
C.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对酶促反应的所需条件,反应的自变量、因变量没有认识清楚。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所处环境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释放的气体量反映,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在调节到所需pH之前不能使底物与反应物有接触,所以C也是错误的。
C
酶相关实验操作的4个易错点
1、注意区分实验自变量对实验材料是否有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因为温度可以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进而影响实验结果。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择淀粉酶和淀粉,因为酸性条件淀粉会发生分解,影响实验结果。
2、注意实验自变量的选择:验证酶具有高效性时,应选用酶和无机催化剂进行对照,不能选用酶和蒸馏水进行对照,若选择后者则可以用于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3、注意依据底物及实验变量准确选择检测试剂: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时,应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不宜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对影响时,应该选择碘液作为检测试剂,不宜选择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而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要严格控制温度。
4、准确控制实验操作中酶和底物接触的时机: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溶液的温度(PH)先调至实验要求的温度(PH)后,在让酶和底物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温度(PH)前,让酶和底物接触。简称:先调再混。
c低温抑制酶活性,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而高温使酶失活,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不相同温度不变蓝不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时,需水浴加热到50~65℃,改变了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有干扰不能
RECOMMEND推荐阅读07对细胞吸水、失水理解不到位06对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理解不清05对真核细胞中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认识不清易错题】04对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原理和现象有混淆
易错题对病*特殊性理解不到位
对细胞中的主要有机物合成场所和主要功能认识不清
01对单体和多聚体的对应关系及元素组成、功能认识不清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