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nt的生物芯片,它是通过喷墨打印的原理进行制作的。它的探针可以做得很长,生产的灵活性也很高,可以方便地进行定制化生产。
Agilent的CGH生物芯片,在细胞遗传学中有着很广泛的接受度,并可以临床应用。Agilent的表达谱芯片,是用荧光素直接标记的,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的线性范围大,很受欢迎。
视频时长13分钟,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字幕内容
欢迎来到,我们这个节目,主要是为大家介绍基因组学,和最新的临床分子诊断的技术进展。
今天,会和大家谈一下Agilent公司(安捷伦公司)的生物芯片。
Agilent的生物芯片(系统)和别的公司的生物芯片(系统)一样,同样由:扫描仪、生物芯片、分析软件,三部分组成。
Agilent的芯片扫描仪,叫SureScanDX。SureScanDX已经取得了欧洲的CE认证,和中国的CFDA认证,可以应用于临床。
生产工艺
接下来,我们介绍Agilent的芯片。首先,我们来看Agilent的芯片合成工艺。
Agilent芯片的基片是一个玻璃片。它的大小和一张标准的病理载玻片一样大小。
它的芯片制作过程,是用和喷墨打印一样的技术来进行制作的。喷墨打印机,是在墨盒里面是装了“红、*、蓝、黑”四种颜色的墨水。而Agilent打印生物芯片的墨盒里面,是用带保护基团的A/C/G/T四种碱基底物,来代替了颜色墨水。
分别含有4种碱基底物的小液滴,被按照设计的探针序列,依次、层叠地喷到玻璃板的确定的位置上。
在每一个碱基的延伸过程当中都有3个步骤,分别是“脱保护基团、偶联、氧化”。
先把一个碱基,喷到玻璃板上,然后,再喷上第二个碱基,让两个碱基之间发生偶联。
接下来,进行氧化,把亚磷酸基团氧化成磷酸基团。
然后,把连在第二个碱基5’位羟基上的DMT保护基团给去掉。这样,留下一个自由的5‘位羟基。有了这个羟基,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延伸反应了。
不断重复这个过程,DNA链就会不断地延长。
Agilent的这个DNA链合成技术,每一步的合成效率都非常高,可以达到99%以上。这让Agilent可以在芯片上,得到很长的DNA链。最长,可以达到个碱基的长度。
Agilent的这个方法得到的DNA链,它是3’端连到玻璃基片上的。
Agilent的这个基于打印原理的芯片合成技术,给予Agilent公司在制作不同序列的探针的时候,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只要更换芯片探针的设计文件,就可以轻松地制作出一张全新序列的芯片来。因此,Agilent公司在接受客户定制化芯片的时候,可以接受少到“1张”芯片的定制化订单。
Agilent(目前)生产的芯片,可以根据点阵密度的不同,分成密度较低的HD芯片、和高密度的G3芯片。
HD芯片,一张芯片上最多可以有24万4千个点,高密度的G3芯片,一张芯片上最多可以有1百万个点。
而一张芯片上,又可以根据点阵的分区的情况,区分成:1个区的、2个区的、4个区的、和8个区的。分的区越多,则一张芯片上,可以同时检测的样本数就越多。但是分区越多,每个样本可以检测的数据点就越少。
CGH芯片
说完了芯片制造的过程和大体规格,接下来,我们介绍Agilent芯片的应用。
我们先来说CGH芯片,也就是“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芯片。翻成中文,就是“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
CGH芯片,主要是检测:杂合性缺失(LOH)、单亲二染色体(UPD)、和拷贝数变异(CNV)。
先说一下,什么叫“杂合性缺失”。它的英文是“LossOfHeterozygosity”,简称“LOH”。
正常情况下,常染色体上的一个区段,都会有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各一个拷贝。
当发生杂合性缺失(LOH)的时候,两个染色体上的同一个区段,都是来自于或者父亲、或者母亲的一方,而把另一方的对应区段给丢失了。这就叫杂合性缺失(LOH)。
杂合性缺失是肿瘤发病的重要病因。
单亲二染色体,也就是“UniparentalDisomy”,简称“UPD”,是杂合性缺失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一对染色体,都是来自于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方,而把另一方的对应染色体,全部给缺失了。
这种变异的危害,和杂合性缺失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它丢的是一整个染色体,所以致病的可能性会更高。
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简称“CNV”,是指一小段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者额外增加。
CGH芯片,主要就是检测这三种突变:“LOH”、“UPD”、和“CNV”。
在生物芯片检测方法出来之前,染色体变异,主要是通过核型分析来做的。但是核型分析的分辨率是较低的,大约只能看到10M以上片段的缺失、或者增加。对于小于10M的片段缺失、或者增加,则无法在核型分析中发现。
而用生物芯片的方法,则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上述突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发现一个外显子的增加、或者缺失。
AgilentCGH生物芯片工作的原理,就是把样本的DNA片段化,标上红色荧光素“Cy5”;同时,再把来自几十个正常人的基因组DNA,混成一个标准DNA样本,取同样的DNA量,同样片段化,标上绿色荧素“Cy3”。
然后,把这两种标了荧光素的DNA片段,混合在一起,在同一张芯片上进行杂交。
接下来进行激光扫描,比较红光荧光与绿光荧光的光强。
所得到的光强比值,换算成以2为底的Log值。
如果在一个探针上,Log值接近于“0”,也就是说,红光与绿光的荧光光强差不多,那么,可以基本断定,在这个位置,样本中是有2个基因拷贝。
如果在一个点上,Log值大约等于“1”,也就是说红光的光强,是绿光的2倍,那么说明,样本在这个位置的拷贝数,可能是标准品的2倍。也就是说,样本在这个位置,可能有4个基因拷贝,比正常情况多出了2个拷贝。
同样道理,在一个点上,如果Log值小于等于“-2”,也就是说,红光的强度只有绿光强度的“1/4”,甚至更低,那么说明,样本在这个位置的2个拷贝,可能都丢失了。
因为来自一个点的荧光的光强变化,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一般是看染色体空间位置上相邻的三个点(或者更多的点),如果这三个点的荧光比值,都发生同一个方向的偏离,就可以作为判断这一段有拷贝数变异的证据。
说完了拷贝数变异,我们进一步来看LOH和UPD的情况。因为LOH(杂合性缺失)和UPD(单亲二染色体),并不会改变某一区段的基因拷贝数,所以,就有必要加入SNP分析,来探测LOH和UPD。
如果染色体的一个区段内,同时有大量的杂合子存在,那么一般可以判断,这个区域没有发生LOH;反之,一个区段内,如果都是纯合子,那么,很可能这个区段内是发生了LOH(杂合性缺失)。
Agilent的CGH芯片,区分SNP位点的方法,是通过“酶切+杂交”。
把基因组DNA,用AluI和Rsa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消化。
我们以AluI这种酶为例,它切的位点是“AGCT”。
如果基因组上的这个位点是CGCT的纯合子,那它就不会被酶切断。在后面杂交的过程当中,因为DNA链保持了完整的长链,所以与探针的吸附能力就强,最后,(在激光扫描中),就得到高强度的荧光信号。
如果基因组上这个位点,是CGCT和AGCT的杂合子,那么AGCT就会被切断,而CGCT保持完整。在后面与探针的杂交过程当中,保持完整长链的链,可以杂交到探针上去,而被切断链,它与探针杂交的序列就变短了,这样,它与探针的吸附力就减弱,在后面的洗脱过程当中,这个短链就会被洗掉。这样,2个等位基因链中,只那个没有被切断的长链会留在探针上,所以,最后的(激光扫描得到的)荧光强度,只有中等的强度。
如果基因组上这个位点是一个AGCT的纯合子,那它就会被酶完全切断。并且在杂交(洗脱)过程当中,它就会被洗脱掉,最后,探针上就没有荧光,或者荧光强度非常低。
这样,通过“酶切+杂交”,CGH芯片就可以分辨出基因组上的SNP位点,并且进一步判断是否有LOH或者UPD发生。
Agilent的最常卖的CGH芯片,是它的8*60K(SurePrintG3HumanCGHMicroarrayKit,8x60K)、和4*K的芯片(SurePrintG3HumanCGHMicroarrayKit,4xK)。
Agilent分析CGH芯片数据的软件,是CytoGenomics软件。
表达谱芯片
接下来,我们说Agilent的表达谱芯片。
Agilent表达谱芯片的检测原理,是IVT原理,也就是“InVitroTranscription”原理。
首先,用带有T7启动子序列的Poly(T)引物,与mRNA的Poly(A)尾巴结合,(逆)转录出第一链的cDNA。然后,再转录出第二链的cDNA,这样,就得到了双链cDNA。
这个双链的cDNA是带有T7启动子的,接下来,就用这个T7启动子转录出cRNA来。cRNA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