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院概况
南通大学地处江苏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旅游城市,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现如今,南通正飞速发展,深度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城市。南通定位从“北上海”到“上海北”,如今又将构建上海“北大门”,发展潜力巨大。
年,清末状元张謇创办了南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前身——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并题写训词“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学校的创办,实践了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理念,成为我国民办高等医学教育本土化的发端。学院续衍着悠久而厚重的文化底蕴,秉承着“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的人文精神,谱写着光辉而艳丽的育人篇章。
学院现有19个系,21个教研室,教职员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62%。现有博士生导师66人,硕士生导师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获得者、国家优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教学名师等一批高水平专家学者。
02/系所概况
南通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于年成立,依托南通大学人体解剖学系。本学系是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得交通部“华铜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年又被确定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学术团队。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专职科研高级实验师2人。研究方向有“中枢神经发育与再生”、“神经干细胞分化与调控”、“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痛觉调控”等。团队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03/科学研究
近年来先后获得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10项、部省级10项、厅市级16项,科研经费共计超千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成果转让2项。近五年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48篇、核心刊物95篇。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11部。
04/教学成果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承担学校本科生、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研究生的《神经解剖与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学》等课程。培养的百余名博、硕士研究生中,有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等国家级人才。人体解剖学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教材被列为国家精品规划教材。
05/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有十万级细胞培养室、免疫组化室、切片室、立体定位室、显微镜室、动物行为学检测室等实验室。拥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细胞成像仪、荧光显微镜、冰冻切片机、荧光实时定量PCR仪、高速离心机等仪器设备价值余万元,可满足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等的研究需求。
细胞培养室近40平方米,三个独立的细胞培养操作间,配置十万级空气净化系统、细胞培养超净台3台、CO2培养箱3台、活细胞成像系统,以及倒置荧光显微镜等仪器。
蛋白分子检测室可以满足蛋白及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包括蛋白印迹实验、蛋白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配有蛋白印迹电泳、转膜系统,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系统、多功能酶标仪等。
核酸分子检测室可以满足核酸分子的检测和定量分析,配备普通PCR仪3台,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2台,凝胶电泳及成像系统等设备和仪器。
细胞学检测实验室配有流式细胞仪,可以满足细胞定性和定量分析;专有区域进行细胞免疫学染色,器材齐全,完成细胞固定、染色、观察、拍片等。
小动物实验室配有脑立体定位仪(2台)和显微注射系统,可以满足脑内特定核团定位操作、细胞移植等;配有液压式颅脑损伤仪,满足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制作;配有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检测;配有显微外科操作平台,为小动物显微操作提供便利。
显微成像室配有共聚焦显微镜、正置荧光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等,满足细胞和组织学染色的成像和分析。
除此之外还有冰冻切片机(2台)、低温冰箱(3台)、高速离心机、冷冻/浓缩干燥系统等。
06/人才类别及待遇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集聚”战略,打破论资排辈传统,施行新的人才评价机制,开辟了一条助力人才发展的“快车道”,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
No.1
分型管理和评价,成就你不一样的精彩
优化人才分型管理和评价,职称评审中在传统的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等专业技术职务类型之外,增设了“社会服务型”,鼓励教师开展横向项目研究和社会服务。No.2
“认定”“破格”评审,助力人才跨越式发展
职称评审中跨越论文、资历“门槛”,设置“认定评审”“破格评审”通道,只要取得代表性成果和实际性贡献,都可以直接提交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评审,认定高级职称。No.3
“低职高定”,以实绩论英雄
推行跨层级“低职高定”,产出高质量标志性成果的副教授、讲师可以直接享受教授档岗位奖励津贴。No.4
优绩优酬,创造未来无限可能
学校灵活运用自主调控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年终分配设置成果类专项奖励津贴,用于奖励教师取得的重大成果。年终教师个人成果类专项奖励金额上不封顶。人才类别与待遇详见学校人事处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