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枸杞子改善年龄相关性*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检索TCMSP数据库和查阅文献获得的枸杞子潜在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DT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应用Metascape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考察枸杞子不同提取部位对碘酸钠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活力的影响,以及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枸杞子中的88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A,VEGFA)、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等靶点,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影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for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发挥改善AMD的作用。枸杞子95%乙醇提取部位能够显著提高碘酸钠诱导的ARPE-19细胞活力(P<0.),并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中IL-6、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P<0.05、0.01、0.)。结论枸杞子中多种成分具有影响AMD相关靶点的潜在作用,枸杞子能够通过改善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治疗AMD,为后续深入研究枸杞子中不同活性成分调节AMD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年龄相关性*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影响视网膜中央凹*斑区域,可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或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AMD患病率的最新荟萃分析显示[1],45~85岁人群AMD的患病率约为8.7%,其中早期患病率约为8%,晚期患病率约为0.4%。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年全球受AMD影响的人数将增加至2.88亿[2-3]。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药物可降低失明和严重视力损害[4-5],但国际上尚无治疗干性AMD的药物。中医学认为,AMD属于“视直为曲”“视瞻昏渺”“暴盲”的范畴。《灵枢·大惑论》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明确了眼睛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学认为肝肾亏虚、脾气虚弱是AMD的基本病机,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益精明目AMD的基本治法[6-7]。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子除邪热、明目轻身,可用于虚劳亏损、眩晕耳鸣、内热消渴、目眩不明等病症”。枸杞子中化学成分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多糖、糖脂、甾醇及固醇类、*酮类、类胡萝卜素、酰胺类、生物碱、氨基酸、脂肪酸、萜类等成分。研究表明,枸杞子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等作用[8-9],为治疗AMD的常用代表中药[10]。网络药理学融合了系统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和计算机分析技术,通过多层次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医药治疗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相契合[11-12]。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从整体揭示枸杞子对AMD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枸杞子中不同活性成分调节AMD的作用机制以及抗AMD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活性成分的收集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