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景特殊,前期温度低,个别地区有霜有冻,近日的连续高温加降水,及易出现云雾天气,俗称“桑拿天”。高温高湿天气增加了水稻大面积发生稻瘟病的机率,尤其是水稻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间(7月15日—7月25日)遇到持续云雾天气,极易爆发稻瘟病。为避免水稻发生稻瘟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提醒广大农户朋友在7月15日—7月25日之间,也就是在抽穗前和齐穗后各进行一次药剂防治,防治药剂可选择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爱可)50~70ml/亩;或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对氮肥施用量大的地快,应增加防治次数。追肥时要降低氮肥的使用量,适量增加生物菌肥的使用量,可有效的预防稻瘟病的发生机率。
此外,今年前期积温偏低,叶龄里程慢。建议农户朋友在7月5日—7月25日之间,喷施2遍含大量元素的富尔高效叶面肥,可以起到促早熟,抢积温的作用。
水层管理水稻进入七月中旬后进入孕穗期,此时水分是决定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水层管理。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的灌溉方法,尤其是水稻孕穗期要注意防御低温冷害,在抽穗前8-13天或叶耳间距在-5到+5厘米时,遇到最低气温低于17度时,要灌20厘米左右的深水,没有灌深水条件或井水灌的农户,可叶喷含有SOD酶的生物菌肥进行预防。
施肥水稻田间长期干旱裂口,灌水后,根系集中在田的表面,泥层变得松软,后期易造成倒伏。因此在追穗肥时应重点补施钾肥增强抗倒能力。一般每亩施用氯化钾5—8公斤。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后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追施穗肥是促进水稻高产的最后一个栽培措施,穗肥的施用要因田、因苗看天施用。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8公斤,加氯化钾5-8公斤或相同量的专用复合肥。穗肥主要是在减数分裂期增加颖花数和防止其退化的作用,为保证安全抽穗和提高结实率、粒重打好基础。一般在抽穗前20天左右施用。再次提醒大家,穗肥的施用时期是以倒数2叶长出一半左右施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使颖花分化期及减数分裂期见肥效,以防止颖花退化、扩大谷壳容量。
11叶品种在9.1~9.5叶龄期,时间在7月9日左右;12叶品种在10.1~10.5叶龄期,时间在7月12日左右,最晚不应超过7月15日,此时肥效最佳。
晒田控蘖此时期应该进行全面控蘖,避免封行。晒田标准是地表呈湿润状态或地表发白呈火柴秆微裂,可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洼地重晒,岗地轻晒,出现鸡爪裂纹为好,千万不要错过晒田的关键时间。
如水稻茎数不足不建议晒田,改为撤水晾田1-2天,而后进入间歇灌溉,灌3-5厘米水层后停灌,让其自然渗干,直到地表无水,脚窝尚有浅水时,再灌3-5厘米水层,如此反复。如无低温冷害至出穗前3-4天再晾田1-2天。如果遇到雨天难以晒田,也要排水落干,等到时机合适立即晒田,或者晾田。做到以水换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产。
防病虫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后,除防稻瘟病外,其它各种病虫害如稻螟蛉、二化螟、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等也进入危害期,因此要根据当地的病虫害预报及时准确用药进行防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