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食品安全受到高度重视,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食品检验领域的不断发展,检测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食品检测精确度大幅提高。但是食品检验工作需要复杂的测量程序,实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与真值之间出现一定的误差。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表示分析结果,需要引入测量不确定度,以下简称不确定度。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的翟洪稳、李强*、张岩*等人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总结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分类以及评定步骤。此外,系统介绍了食品检测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并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1、食品检验中的不确定度
食品化学分析检测中的不确定度化学分析检测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手段,主要利用高效液相/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紫外扫描分光光度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食品中营养物质、重金属、非法添加等进行准确定量。
在实际食品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于痕量残留分析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不确定度也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