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农药草铵膦专题报告长期成长确定,短期关注
TUhjnbcbe - 2023/3/4 18:40:00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1.草铵膦仍具有成长属

1.1.草铵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非选择性除草剂

草铵膦是上世纪80年代由赫斯特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广谱、低*的非选择性除草剂,仅次于草甘膦和百草枯,同时也是仅次于草甘膦的第二大转基因除草剂。作用机理则是通过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产生,可以导致植物氮代谢紊乱、胺的过量积累、叶绿体解体,从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作为四大非选择性除草剂的代表之一,草铵膦近几年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虽然与草甘膦体量尚无法抗衡,但其已于年赶超百草枯,成为全球第二大非选择性除草剂,年规模达到9.2亿美元。

对于草铵膦需求端的研究一直是市场上研究短缺的一个环节,主要受制原因为农药数据更新频率低、滞后时间长、海关数据不透明、海外生产及作物推广信息获得不及时等。

一般来看,草铵膦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块是存量需求,即以加拿大为代表的种植LibertyLink油菜种子系统的国家及地区,这块保证了全球40%以上的草铵膦需求;另一块就是新增需求,代表的是美国种植带有耐草铵膦基因的多抗转基因大豆、棉花等作物带来的新增需求以及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百草枯禁用后出现的替代需求。存量需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新增需求从年以来维持较高增速。

从草铵膦需求分国别来看,加拿大仍是全球最主要的草铵膦消费国,这主要得益于其国内转基因油菜极高的渗透率。美国、中国等国紧随其后,其中美国得益于各类耐草铵膦作物的普及使得整体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近年来受到百草枯禁用所带来的市场真空使得草铵膦迎来快速放量期。另一角度,从作物的使用结构来看,油菜作为巨大的存量市场仍保持较大的市场体量;大豆、棉花等作为新增市场增速较高,主要得益于耐草铵膦转基因种子的普及;传统果园等需求维持平稳。

1.2.转基因油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未来新增量整体有限

耐草铵膦转基因油菜的商业化种植始于年,与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正式推广同年,是全球最早一批推广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加拿大是全球最早种植耐草铵膦油菜的国家,主要种植的油菜种子有23种,其中有12种具有草铵膦抗性基因,绝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的种植时间,在加拿大国内具有较强的种植基础且渗透率较高,这也是加拿大成为草铵膦最大消费国的原因。

加拿大是全球油菜的主要种植国家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球比重超过25%。转基因油菜是加拿大转基因作物中种植总量最大的品种,占其国内转基因渗透率的70%以上。年加拿大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万公顷,占国内油菜总种植面积的95%。

其他种植转基因油菜的国家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智利。根据ISAAA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这些国家主要转基因油菜种子都以RoundupReady系统(耐草甘膦)为主,草铵膦消费量较少,且以上三个国家转基因油菜总种植面积仍有限,美国、澳洲等地种植面积增速显著放缓,智利的总种植量波动较大。所以我们对于转基因油菜的研究重心仍以加拿大为主。

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种植结构直接影响到全球草铵膦的消费水平。根据加拿大油菜委员会的相关数据显示,其国内转基因油菜种子的产品结构中,耐草铵膦的LibertyLink比重持续提升,截止年达到约50%,目前LibertyLink系统已超过RoundupReady系统,成为加拿大最主要的转基因油菜种子性状系统。

年加拿大LibertyLink与RoundupReady的比重呈现50:45的关系,我们假设这一比重至今维持不变(考虑到耐草甘膦杂草比例的提升,这一估计是偏保守的),同时假设加拿大整体转基因油菜渗透率维持95%左右的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种植面积的成长性来看,我们认为加拿大油菜种植面积呈现周期性波动,继续大幅度提升种植面积的空间有限。根据加拿大油菜委员会公布的年规划,该国计划到年国内实现油菜籽产量万吨,油菜单产提升到52bu/ac,折合种植面积万公顷,也基本与目前的种植面积体量持平。

第二:从LibertyLink系统的渗透率角度来看,-的八年间,渗透率从45%提高至50%,转基因渗透率已近成熟,我们认为该系统在未来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空间较小。由此我们认为,作为全球草铵膦消费最大的存量市场——转基因油菜,已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种植面积大幅提升的概率较低、且存在周期性回调的风险。

1.3.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在美国的推广超预期

以巴斯夫、科迪华、孟山都公司推广的耐草铵膦转基因大豆、棉花等种子或将成为草铵膦需求新的增长点。这类产品本质是草甘膦耐受杂草问题加重,科学家采用杂草交替控制的策略,开发兼具多种除草剂抗性的转基因作物,所以草铵膦与草甘膦需求高度相关。这块的需求增量一直被市场普遍的研究所忽视,之前市场的一致研究预期普遍认为草铵膦的新增量主要在于百草枯的替代。但是由USGS年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大豆、棉花等转基因渗透率高的作物对于草铵膦消费比例显著提升,总消费量增长超过50%达万磅左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猜测给予验证。以下,我们将通过新闻和数据的搜集整理,解释-年草铵膦在大豆、棉花用量变化的原因,同时锁定相关种子的商品名,并对未来推广进行展望。

首先,-年草铵膦在美国转基因大豆中的消费绝对量逐年提升,结合美国转基因大豆播种面积的变况,我们可以推算出具有耐草铵膦性状的大豆渗透况5%/5%/11%,可见当时抗草铵膦大豆的推广较为顺利。

另一方面,我们又试图通过收集和分析新闻,来锁定耐草铵膦大豆的具体品种。年4月拜耳Liberty产品经理DavidTanner接受采访表示,LibertyLink大豆年播种面积+50%并有望在年继续保增速。年11月DavidTanner又表示,LibertyLink大豆在年市场占有率为6%,并有望于年占据20%市场份额,播种面积较年提高25%至万英亩,且公司通过对农民进行意向调查认为LibertyLink大豆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该推广增速。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推算出-年LibertyLink大豆在美国的播种面积,分别为////万公顷,结合Liberty制剂的草铵膦浓度24.5%及在大豆上的施用剂量32-43floz/英亩,可以估算出-年LibertyLink大豆对草铵膦的需求量为////吨。该测算数据与USGS公布数据吻合度高,所以我们推断,美国大豆的草铵膦用量明显增长主要受益于拜耳LibertyLink大豆系统的推广。接下来,我们将回顾LibertyLink大豆的推广情况,总结导致种子推广受限/加速的原因,并以此为参照,展望未来LibertyLink大豆系统远期市场空间。

第一,种子本身的亩产量、作物质量,以及更重要的,农药施用的有效性、即除顽固杂草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对种子的选择。年11月,拜耳公司发布了一项Kynetec公司的市场调查结果,以美国21个州的作物种植者为调查对象,选出了年最佳的大豆性状系统——LibertyLink,并同时指出,除草剂抗性问题已超过亩产等因素成为种植者首要选择种子类型的考量点。

第二,农药的施用成本及作物获得的出口准许数量很大程度上影响推广进展。拜耳公司其实早在年前就获得了在美国的种植LibertyLink大豆的批准,但由于受到草铵膦价格高昂(年前,草铵膦价格曾维持在30万元/吨以上)、大豆进口国对于LibertyLink大豆的进口审批暂停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该种子的商业化推广在初期受阻。但是随着对含有耐草铵膦性状的大豆的新增登记批准国家数量在年有了突变,且草铵膦价格降幅明显(由于国内外企业开始大量新建/扩产草铵膦),这无疑提振了美国农民对于耐草铵膦大豆的种植热情,而拜耳也在年前后开始全面推广LibertyLink转基因大豆。

我们认为LibertyLink大豆有望继续扩大在美国乃至巴西、阿根廷等其他主粮种植地的市场份额:

(1)更高的亩产量。拜耳的大豆市场经理MalinWestfall表示,LibertyLink大豆具有最好的基因组,产量比RoundupReady2Yield大豆高出每英亩2.1蒲式耳。

(2)更优异的杂草防控效果,技术授权加速草铵膦抗性系统推广。当前美国转基因大豆大部分市场依旧为RoundupReady系统,即抗草甘膦。但据StratusAg的研究表明,美国将近75%的种植者正面临严重的草甘膦抗性杂草问题、且草甘膦致癌争议不断。而Liberty除草剂(有效成分草铵膦)在除草谱宽度及对抗抗性杂草问题方面被选为第一名。此外,拜耳也与杜邦、先正达、孟山都等公司进行技术的交叉授权,研发生产新的双抗或三抗种子,为防除草甘膦抗性杂草提供了新工具,如巴斯夫的Credenz(草甘膦-草铵膦抗性,LibertyLink升级版)、先正达的AgrisureGT(草甘膦草铵膦双抗)、科迪华的EnlistE3(草甘膦-草铵膦-2,4-D三抗)等。科迪华今年1月底宣布,未来5年其将加速EnlistE3大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种植推广,并预计年种植季其EnlistE3种子有望占据美国20%市场,与原先预期比翻倍。科迪华乐观的预期也体现出含有耐草铵膦性状作物的受欢迎度明显提升。

(3)施用简单,无漂移问题,更具竞争力。Liberty除草剂在施用过程中没有挥发性,对邻近种植的其它作物友好,这相对于竞争对手孟山都的RoundupReadyIIXtend(抗麦草畏及草甘膦)大豆种子来说是一个较大的优势。孟山都的XtendiMax除草剂(有

效成分麦草畏)单独使用时具有明显挥发性,会漂移到周边其他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如年种植季,美国各地的农民向农业机构提交了共计多份投诉,声称麦草畏造成了他们约万英亩农作物的损失,数量之大前所未有。虽然孟山都开发了新的VaporGrip技术降低产品挥发性,但它们需派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使用过程较为复杂,所以麦草畏的使用至今仍然极具争议性、投诉不断。且拜告诉路透社,其RoundupReadyIIXtend大豆种子年在美国的播种预期约为万英亩。其实这一数值与公司以前预期的0万英亩降低了10%,也侧面反映出该品种的推广受到了阻力。

(4)LibertyLink大豆具有美国国内以及国际上的认证,被各谷物收购商认可。LibertyLink大豆已取得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地的种植许可,以及中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进口许可,植者们是可以信赖的,不会影响种植积极性。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认为耐草铵膦大豆在美国的种植前景依然乐观。考虑草甘膦抗性问题的日益严重、抗麦草畏大豆RoundupReadyIIXtend竞争力的下降以及Credenz、EnlistE3等种子的推广,我们认为草铵膦耐性基因在大豆中的渗透率远期有望超过50%,对应美国草铵膦远期需求近1.2万吨,较现在需求体量翻倍。除此之外,巴西、阿根廷等国也是大豆主要种植国,其种植体量与美国相当,随着耐草铵膦大豆在这些国家的推广,草铵膦市场需求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美国棉花种植方面,通过对USGS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我们可以从“草铵膦/草甘膦”这一指标的变化趋势明确看出,近几年美国草铵膦消费增速最高的农作物品种为转基因棉花,该比值目前已超过0.2。

我们推测美国棉花对草铵膦需求增长较快与孟山都BollgardIIXtendFlex品种普及加速直接相关。BollgardIIXtendFlex可同时耐受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三种除草剂,它凭借更高的亩产和更优质的棉花质量,自年推出以来今年以来在美国普及较快,根据孟山都公司披露,-年分别达到/万英亩,分别约占全美棉花播种总面积的48%/59%。美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约万英亩,转基因棉花渗透率常年稳定在95%的水平,若假设美国种植的转基因棉花全部使用BollgardIIXtendFlex种子,则可估算BollgardIIXtendFlex棉花远期种植面积约万英亩。配合使用5%草铵膦含量的双草制剂,喷洒量毫升/亩,则BollgardIIXtendFlex棉花对于草铵膦的远期需求空间可达吨。

1.4.中国、泰国、巴西禁用百草枯将继续拉动草铵膦内需及出口

除了上文讨论的转基因领域外,百草枯替代也是草铵膦这些年及以后贡献增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百草枯作为一种性质优异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年全球消费百草枯折百量7.5万吨。但由于其中*后的不可逆性,近年来逐步在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开始施行限用或禁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百草枯消费国,年折百用量达到1.2万吨,较三年前使用量下降30%,主要是因为年开始,我国在禁用百草枯这个品种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农业部发布号公告,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此后年7月起禁用和禁售百草枯水剂,年9月起中国市场上不再有百草枯产品销售、使用。

百草枯的禁用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真空,将由草甘膦、草铵膦、敌草快等品种进行补充。假设草铵膦的替代率达到30%,则我国远期可新增约吨增量;同样方法可以估算出泰国和巴西远期替代市场分别为吨和吨。这里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药草铵膦专题报告长期成长确定,短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