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阳离子(Li、Na、K,Rb、Cs和铵根离子)广泛分布在生物体中,但目前的研究只有对Na离子、K离子和铵根离子的作用有充分的了解。离体试验表明,Li离子、Rb离子和Cs离子虽然能在许多生物作用中代替Na离子和K离子,但作用的效果却甚微。比起其他一价阳离子来,Na离子、K离子不仅能更有效地竞争某一专性结合位,其络合作用也较强。
了解Na离子和K离子在自然界的分布对本章所讨论的内容有特殊意义。Na离子主要限于动物体内,而K离子不仅为动、植物所必需,且在其体内含量丰富,其实,许多植物都不耐盐。尽管Na离子和K离子在动物体内含量丰富,但它们在整个生物体中不是均匀分布的。钠主要存在于胞外液中,而钾则集中在胞内液。
自从年Boyer等(a,b)首次报道丙酮酸激酶的催化活性需要K离子以来,已证实有60多种酶都具有这种需求。酶的最佳活化作用需要K离子或其他离子半径相似的一价阳离子,如铵根离子、Tl离子和Rb离子的参与;氯化四甲氨不能代替具有激活作用的阳离子,因此可用来作为维持恒定离子强度的一种调节物。
(中国化肥专委会钾肥与中微肥分会张廷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