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复合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TUhjnbcbe - 2020/6/5 18:12:00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酶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酶制剂的商业化实际应用不到20年的时间。由于家禽的肠道较短,加之微生物又少,很难提供足够的酶来降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国内外的大量试验证明,家禽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明显提高家禽小肠中消化酶活性,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并能减少鸡粪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酶制剂还能提高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率,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家禽饲用复合酶制剂目前被认为是使用最安全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因它是微生物发酵的天然产品,被称为是“绿色”添加剂。

目前,饲用酶制剂因其功能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复合酶。主要用于补充家禽内源酶的不足。

(2)以β-葡聚糖为主的复合酶。能够高效专一的降解β-葡聚糖,提高植物饲料原料特别是麦类和粕类的养分消化率,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3)以纤维素酶、果胶酶为主的复合酶。主要作用于植物细胞壁,使细胞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胃肠道内容物的粘稠度,有利于内源消化液充分和食糜混合,促进动物消化吸收。

(4)以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此种酶具有更强的助消化作用,因此在家禽饲料中添加更广泛。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破坏植物细胞壁,消除抗营养因子

家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包括玉米、小麦、豆粕、棉粕等,这些植物细胞壁内的许多可消化营养物质,由于不能充分与消化酶接触而不能被消化吸收。复合酶制剂含有家禽不能分泌的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等,它们能降解家禽不能消化的植物细胞壁,释放细胞壁内的营养物质,使之与消化酶充分混合被家禽所消化吸收。此外,植物性饲料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在家禽消化系统中不能被消化,如植酸、单宁、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这些抗营养因子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相应酶来加以消除。

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提高养分消化率

饲料在肉鸡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约为2~4h,通过对肉鸡早期消化道功能发育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日龄的增长,肉鸡的采食量近似呈现线形变化,而肠道的排空却在缩短,这就意味着在肉雏鸡生长早期需要处理较多的食糜,添加外来酶有助于肉雏鸡的消化。肉仔鸡消化酶分泌的量与蛋仔鸡一致,但肉仔鸡采食量比蛋仔鸡大,这预示肉仔鸡可能需要额外添加更多外源酶用以帮助其消化。许多研究都表明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外源复合酶制剂可提高养分消化率。

降低肠道食糜粘度,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日粮中添加适宜的外源酶制剂可以使胃肠道内环境发生变化,使肠壁变薄并减少肠道有害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后,鸡消化道相对变薄,消化道相对重量降低,而相应的增加了肉鸡的胴体重量。

增强机体代谢,提高动物免疫力

酶制剂能够促进肉鸡免疫力的提高,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肉鸡的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添加酶制剂还能使某些物质的消化场所由盲肠转移到小肠,提高其消化率。此外,外源添加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内环境,如减少肠黏膜细胞的脱落,减少维持需要,平衡内源酶的分泌等。

酶制剂在肉鸡饲养中应用

目前酶制剂在饲料中的效果已得到充分的肯定,在肉鸡的麦类和非常规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的利用率,降低死淘率,降低肠道食糜粘度,减少环境污染。以大麦、黑麦为主的非常规日粮中含有较高的非淀粉多糖,其在家禽消化道内会产生较高的食糜粘度,加酶能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食糜的粘度,从而改善了消化性能。现在,在很多国家如美国、中国、巴西等肉鸡饲料以豆粕和玉米为主,酶制剂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合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